民國大文豪

第十六章 詩壇新風向

而且詩中的音節極為優美,有一種迴盪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

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覆迴響,縈繞在人的心頭。

朗誦完畢,周作仁沉浸在詩歌的優美之中,久久不語。

他覺得這才應該是新詩,這才是新詩發展的方向。

“周先生,我念下一首了。”女學生請示道。

周作仁點了點頭,示意繼續,他還在想著剛才的念頭。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斷章》。

和《雨巷》的優美抒情不同,聽完了《斷章》的人大多都愣住了。

這首詩很短,乍一聽沒什麼,可越琢磨越覺得蘊含豐富,似乎很有深意,但仔細想想又沒有什麼可說的。

給人不明覺厲的感覺。

眾人都把目光投向周作仁。

周作仁也在回味這首詩,這和《雨巷》不同,聽起來語言平實樸素,可想要講清楚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

“還有麼?”周作仁詢問道。

“還有幾首。”女學生誠實的說道。

“繼續唸吧,”周作仁強裝鎮定道。

他有種預感,北平的詩壇將會因為今天的這幾首詩掀起巨大的波瀾,或許新詩的興盛就是從今日而起。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是《一代人》。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這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念這首詩的時候女學生臉色泛紅,唸完後就停了下來。

她還抄了幾首,不過都是這種直抒胸臆的愛情詩,她心裡很喜歡,可念起來怪難為情的,就不打算念下去了。

“這些詩作是出自何人筆下?”周作仁追問道。

“這是我從妹妹那裡抄的。”女學生回答道,“我妹妹在女校上中學,這些詩據說來自於她們學校的一位女同學,有人為了追求這位女同學,就每天寫一封情詩從上海寄過來,這些詩作在她們學校裡私下流傳。”

周作仁聽罷,一時間哭笑不得。

詩壇正在為新詩的出路苦苦思索的時候,竟然有人為了追女孩子每天寫一首新詩,而且風格多樣,質量上乘。

可以說是開闢了新詩的未來。

不過他倒是能夠理解,詩人需要浪漫的想象,每個詩人心中都有一個繆斯女神,遇到心愛的女孩,文思泉湧,詩興大發,沒什麼好奇怪的。

只能說此人文江學海,才氣橫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