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文豪

第八十五章 開講啦!

在這個時代,課堂是很神聖的地方,教師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最後,只能選擇《紅樓夢》了。

紅學可是一門大學問,按照後世的劃分,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從清代乾嘉年間至1921年,稱為“舊紅學”時期。

從1921年到1954年,稱為“新紅學”時期。

1954年批判《紅樓夢》研究中的資產階級思想,進入“當代紅學”時期。

其中又分為各種派別,混亂之極。

大概分為評論派、考證派、索隱派、創作派四大學派。

各派又細化為若干分支,主要包括題詠、評點、鑑賞、百科、批評、曹學、版本學、本事學、脂學、探佚學等等。

民國時期,確切的說是1921年是舊紅學和新紅學的分界點。

因為在這一年胡拾發表了《紅樓夢考證》一書,開創了紅學研究的新時代,胡拾也成了新紅學的開山祖師。

胡拾根據小說本身以及同時代或稍後的清人筆記、年譜、傳記、詩文等材料,考證出《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

而曹雪芹是曹寅之孫,《紅樓夢》是曹雪芹的“自傳”,後四十回是高鶚續補等題目。

從此以後,曹雪芹被絕大多數紅學家公認為是《紅樓夢》的作者。

曹雪芹是《紅樓夢》的作者在後世是公認的事實,但在1921之前,《紅樓夢》的作者尚無定論,很多學者甚至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是清朝王府的某位貝勒或者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

胡拾之所以研究《紅樓夢》純熟偶然。

因為新文學和白話文的推廣,在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

於是,各家書局開始採用新式標點符號來印書。

由於不少古典名著都需要用標點符號來斷句和分段,需要較為專業的文學學識,很多學者參與到校訂的工作中來,其中就包括胡拾和陳獨繡。

在這些新標點本小說中,以《紅樓夢》的出版最費周折,這是因為該書篇幅大,成本高,且版本較多,情況複雜。

在校訂完成之後,書局請胡拾給新版本的《紅樓夢》寫序文。

胡拾為了寫好這個序文,才開始認真研究《紅樓夢》,翻閱了各種文獻資料,反覆推敲,用考據的方法弄清楚了曹雪芹的來歷和曹家家世的來龍去脈。

從而認定了曹雪芹才是《紅樓夢》的作者。

有意思的是,在當時的北大,校長蔡元賠是舊紅學的領軍人物,索引派的代表,並在1917年9月出版了《石頭記索引》一書。

胡拾的《紅樓夢考證》絕對是對舊紅學的打臉之作。

這個考證一出,把舊紅學索引派全部打翻,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不過蔡元賠並沒有惱火,反而積極幫助胡拾尋找文獻資料,來證明胡拾的考證有理有據。

這才是真正做學問的學者,這才是大家風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