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雄心之艦男穿越記

第五十八章談判

世界是在變化中發展的,變數太多,喀秋莎的出現就是最大的變數,其他的變數則是林漢與漢娜都在成長。

漢娜現在的行為處事,還在受構成她的戰爭狂熱意志的操縱,但林漢相信,隨著她的“自我”意識不斷地增強,“戰爭狂熱”對她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小。或許有一天,她能從這種狂熱中掙脫出來。

關於蘇德同盟,漢娜沒有當場拒絕,這讓林漢看到了一絲希望。

林漢知道,自己的方案遠不象他嘴上對漢娜說的那般容易,光有德國的想法還不夠,還得看斯大林的想法。不過他推算過,對於蘇德同盟,一起瓜分英國牛的提案,斯大林應當不會拒絕。

林漢知道,漢娜對蘇聯的敵意,更多的是來自後世對蘇聯紅軍戰鬥力的認知,對二戰後世界兩強之一的超級大國戰力的瞭解。

德國和蘇聯開戰,無論勝負如何,德國的最後下場,都只會是象歷史上一樣地滅亡。

因為德國四面皆敵,絕對不能出現元氣大傷,兵力大損的局面。一旦德國在和蘇聯的戰爭中損失慘重,哪怕是他慘勝了蘇聯,英美也一定會在最關鍵的時候出來捅刀。

而蘇德戰爭,蘇聯的國土面積和國家構成形式,註定了這場戰爭,會是一場極漫長的戰爭,註定了這場戰爭,會讓德國流無數的血。

所以,德國如果在和英法開戰後,還想再打蘇聯,不管他取得多少勝利,最後的結局,都只會是象歷史上一樣地滅亡。

漢娜其實也明白這一點,她不贊同林漢的意見,原因很多,但其中一條,卻是她在害怕蘇聯“準備好”後的戰爭潛力。

但林漢對蘇聯的看法,和漢娜稍有出入。

蘇聯很可怕,但蘇聯真正可怕的,是其在壓力下暴發出來的戰爭潛力的可怕。如果當蘇聯主動去“侵略”他國時,他們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可怕,甚至很糟糕。、

蘇聯的民族成份太複雜了,被侵略時在壓力的作用下會團結起來,而主動進攻時,則很容易變得鬆散。

而蘇聯紅軍真正地強大,是在經歷了蘇德戰爭的兩年的血戰後,用鐵與血,用無數的生命硬生生地磨礪出來的,而在1941年6月之前,連斯大林自己,估計對蘇聯紅軍的戰鬥力都沒有太多的信心。

1941年前的蘇聯,其實是個常敗之國,弱雞,其戰鬥力,並不被世界認可。

蘇聯的前身,沙俄,外號叫泥足巨人,一戰時更被德國用一支偏師打垮。

到了蘇聯時代,華沙戰役的慘敗,蘇芬戰爭時的巨大損失,加上諾門坎戰役時的慘勝日本,其實全世界都不看好蘇軍的戰鬥力。

身為穿越者的漢娜和林漢知道蘇聯的真正潛力,但斯大林不知道,或者說,他不夠自信。

在真實歷史位面上,1941年時,蘇德之間,兩國的心態,是蘇聯更怕德國,一戰時被德國痛打的陰影,加上德國四十天打垮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的恐怖戰力,斯大林對主動進攻德國,其實是有心裡陰影的。

畢竟,當時德國擁有全世界最精銳,兵員素質更可以稱為世界第一,而且打過法國戰役的他們,手上一大票的經歷實戰的老兵精兵,無論士氣還是精神面貌都在正巔峰。

相比之下,蘇聯紅軍在士氣,信心上全部不能比。蘇芬戰爭的拙劣表演,大清洗的傷害等等。

在林漢看來,只要德國肯主動遞上橄欖枝,雙方是有合作的可能的。

至於被後世常提到的所謂蘇聯進攻德國的“大雷雨計劃”,在林漢看來,這個計劃無論真假都沒什麼。其實各個強國,無論是二戰還是後世,都有著類似的預防突發事件的應對方案計劃,就連美國也有突襲英國的橙色方案。所謂的大雷雨計劃,根本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至於蘇聯準備好了,在1942年之後突擊德國,關於這個問題,在林漢看來,其實這也沒啥。

因為蘇聯紅軍真正變成一支鐵軍,那是在蘇德戰爭打了一兩年後才磨練出來的,殘酷的戰爭淘汰掉了紅軍中不合格的將領,也磨礪了紅軍的作戰技藝。而在這之前,蘇聯紅軍其實是一支從上到下都很有問題的“粗毛胚”,加上是主動進攻而不是“保家衛國”,其戰鬥力和士氣都要大打折扣。

由於是蘇聯主動進攻,在林漢看來,只要德國想收手,這一戰最多就是打成另一個諾門坎,蘇聯人被痛打一頓後,又會縮回去了,然後就是雙方合談扯皮的問題。

斯大林並不是瘋子,要他主動對德開戰,打一場明顯要死上千萬人的戰爭,斯大林是不會這麼幹的。他也同樣想看著德國和英美血拼,然後過來摘桃子。這一想法就象英美也想禍水東引一般。

把砝碼押在蘇德之間“麻桿打狼兩頭怕”這一點上,以波蘭為間隔,建立緩衝區,待雙方保持一定的互信後,一起對英國開刀“吃牛肉”,這就是林漢暗中策劃的蘇德同盟大戰略。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