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雄心之艦男穿越記

第三十二章九月十八日,東北無戰事。

所以說,九一八絕對不是幾個中下層的軍官“獨走”就會發生的,他的背後其實站著日本陸軍部的影子。

如果沒有林漢的插手,從刺殺常凱申到發動國際輿論攻勢,石原莞爾和板垣徵四郎的計劃就要順利實施了。可是如今常凱申遇刺,中國的情況出現大變局,“緩行”的聲音開始佔上風。

常凱申一去,中國最大的軍閥勢力面臨四分五裂的局面,而此時的東北軍一舉取代常系成中國最重要的勢力。在面臨強大的國際壓力的情況下,如果使用當年針對袁世凱玩過的手法,支援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入關爭奪入主中央的權力,挑動各路軍閥和名義上的南京國民政府內戰,豈不是更符合日本的利益?無論是趁新一輪的中**閥內戰還是作漁翁之利,待東北軍調走入關,東北空虛後再動手,都比現在風頭浪尖的關口舉事更有利。

這兩天,無論是日本軍部上層,還是正準備獨走的石原一夥人,這種聲音都佔了上風,最終,包括石原莞爾在內,離奉天北大營不遠處的關東軍駐軍的九一八參予者,甚至都暫時放棄了發動九一八。

但是,林漢為了挑起張少帥男兒血性的那三發炮彈打出後,國際的壓力更甚,又將看似明朗的東北局勢攪亂。儘管事後日本駐北平特使找上門,不斷地向張學良解釋此事決非日本所為,但是張學良還是對日本警惕性大起。

炮擊事件發生後,全中國更是一片譁然,反(蟹)日之聲此起彼伏,幾個大城市裡甚至出現了抵(蟹)制日貨的聲音。張學良甚至下令駐奉天的東北軍提高警惕,而剛剛回鄉治喪的張作相,在林漢那三炮打出後,在得到張學良遇刺的電報後,也於九月十二日緊急趕回奉天,很明顯,其這一作法是為了防範日本人。

而就在九月十三日,張作相趕到奉天的當日傍晚,先前暫代司令官一職的吉林省主席熙洽,在乘車回家的路上,突遭路邊炸彈襲擊,熙洽當場身亡。

炸死熙洽的人,自然是林漢。這一回他使用的是“高科技”無線遙控炸彈:在熙洽回家的必經之路上,將一個四十公重的炸藥包裝在板車裡停在路邊,待熙洽的專車經過時遙控引爆,將熙洽這個在九一八勾結日本人的“帶路黨”連人帶車被炸得粉碎。

在這微妙的時刻,熙洽被定點清除,不用林漢潑髒水,此時自然有人將這一事件聯想到日本人身上。訊息傳出後,九月十四日中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反(蟹)日遊行。

年青的少帥是個感情衝動,意氣用事的年青人。熙洽的遇刺,令其再次加重了他對日本人的警惕。在各方勢力有意無意地作用下,發生在九月的一系列刺殺事件,現在全成了日本將要侵華侵佔東北的“罪證”,在國際壓力的作用下,日本陸軍軍部此時也不敢犯重怒,已經搭在“弦”上的那根箭,被放了下來。“緩行”,“待中國的局面明朗化後再做行動”的聲音終於完全佔據了主流。

在這過程中,石原莞爾卻看出了林漢玩的把戲。

“這一系列的事件,明顯是有人在暗中攪局搞鬼。我不知道攪局搞鬼的那人是誰,但我們關東軍絕對不能按照那人的節奏走。”

“殺常凱申,炮擊張學良,炸死熙洽,那人搞出了這麼多事,明顯是針對我們大日本帝國的。他的目的是什麼?”

“他在害怕,對,板垣君,他就是在害怕!他害怕我們關東軍對東北伸手。所以不惜一切手段發動國際輿論壓制我們,讓我們動彈不得。我們關東軍不該順著那個人的節奏走,我們的行動計劃,不能停止!”

雖然石原莞爾不停地叫囂著,板垣徵四郎在聽了他的說辭也有所心動,但此時“觀望”的態度佔了主流,兩人也只能和旁人一起被迫靜靜地觀望中國局勢的變化。

時間很快到了九月十八日,那一天,柳條湖的鐵路沒有被炸,東北無戰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