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裡過的怎麼樣,家中都好吧,這次提前兩天返校是掛念北斗專案?”
2月22日,週五,燕京大學數學科學院。
理教樓教授辦公室內,張魯平面對剛到校就來見自己的徐銘滿臉關心,除過問個人情況外還包括家庭,說著不忘連忙招呼徐銘坐下。
“快坐。”
他知道北斗導航專案,如今面臨較大壓力,對徐銘這時候回學校並不意外。
徐銘沒有任何拘謹,順勢坐在旁邊椅子上,才開口說明實際情況。
“是這樣的導師,我收到一封來自海外的郵件。”
“發件方為國際數論會議組委會,他們邀請我出席今年六月底的國際數論會議。”
他在看到郵件內容後,心裡也頗為驚喜,沒想到自己那篇論文發表不久,便引起了國際數論組委會的注意。
而對於國際數論會議,他自然有過了解。
雖參加人數和規格比不上國際數學家大會,卻是數論領域內的重要會議。
屆時會有全球頂尖數論學者參加。
因需要儘快給出答覆,便提前了兩天返校,並第一時間來到導師這裡說明情況。
原本張魯平只是堆著淡淡笑容,如同長輩面對晚輩那樣和徐銘聊天。
顯然沒想到還有這種意外之喜。
眉毛高挑下失聲喊了句。
“國際數論會議?”
話音剛落又突然想到什麼,忙接話繼續詢問起來。
“快讓我看看郵件內容。”
聞言徐銘自然沒有過多耽擱,直接在導師辦公室的電腦上登入自己郵箱。
移動滑鼠開啟最新郵件,裡面資訊頓時進入視線。
“尊敬的徐銘先生:”
“我謹代表國際數論會議組委會,懷著極大的熱情和敬意,正式邀請您作為本次會議的特邀報告人。”
“出席將於6月23日至27日,在徳國波恩大學舉行的數論盛會。”
“您在《數學年刊》發表的論文……”
……
張魯平認真把郵件內容看完,臉上喜色越來越盛。
絲毫沒有掩飾此刻的欣喜。
“好事。”
“這是好事啊。”
張口重複兩句,抬眼又對徐銘講起來。
“國際數論會議是數論領域影響力最大的會議,匯聚全球頂尖數論學者,其中包括菲爾茲獎和沃爾夫獎得主以及潛在的數學獎項評委。”
“能在此會議上進行35分鐘的特邀報告,對你這種年青學者來說機會難得。”
“本身更是對你在數論領域所作貢獻的認可。”
“我建議你出席。”
待一口氣講到這裡,不等徐銘開口,他又掏出手機邊撥號邊解釋句。
“我先和田院士說明一下情況。”
徐銘把導師的話悉數聽進耳中,對所講的內容無疑是比較認可的。
在他看來能獲得什麼榮譽屬於次要,關鍵是可以和頂尖數論學者交流,這種機會才是真正的不會多有。
或許能誕生出靈感開啟思維,成功對他的多尺度解析篩法進行最佳化。
估算下來可以省去不少時間。
不過剛要開口表態,耳旁便響起了導師的聲音。
“田院士說他馬上就過來,咱們就先等會兒。”
整個人依舊情緒激動,發自內心為自己學生取得這種榮譽感到高興。
徐銘在這種情況下,則暫時不再多說,耐心和導師等待田綱院士。
要知道田綱院士參加過國際數學家大會,並受國際數學聯盟邀請進行一小時報告,加上在海外數學界混跡多年積累下來的豐富經驗。
對他參加這次數論會議,能給出不少好的建議。
本來張魯平是打算帶著徐銘,去國際數學研究中心鏡春園那邊走一趟,結果在電話裡面剛說明情況,田綱院士便主動表示過來這邊。
儘管從鏡春園到理教樓,有著不近的距離,但他們卻沒有等待多久。
不多時。
便見田綱推門來到辦公室。
“田院士。”
徐銘見到對方的身影,忙站起身主動打招呼。
“今年要舉辦國際數論會議的訊息,我前段時間就已經知道。”
“想著到時候帶你去參加,也好和國際上那些數論領域頂尖學者接觸,對你以後成長能有很大幫助。”
“沒料到組委會方面對你這麼重視,親自給你發了邀請函不說還有特邀報告機會。”
“這次你可要好好準備。”
“至於相關手續和審批流程,我來擔保申請。”田綱看向徐銘直接開門見山講起重點。
說話時臉上堆著笑容。
和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不同,像數論以及算術幾何這種會議,舉辦的時間並非是絕對固定的。
有時每年都會舉行,但有時幾年都有可能。
徐銘雖未想到背後還有這種事,可話說到這裡他實在找不到拒絕理由。
於是便也不再遲疑,當即點頭斬釘截鐵回答。
“我知道了田院士,關於會議上特邀報告內容,我會盡快準備妥當的。”
“可以從你的多尺度解析篩法選切入角度,相信這次國際數論界會看到東方學者的實力。”田綱伸手拍了拍徐銘的肩膀給出建議。
他研究過徐銘的那篇論文,對多尺度解析篩法更是非常的看好。
仍存在著較大的最佳化空間。
所以並不擔心,徐銘在會議上報告的問題。
相反他覺得,此次國際數論會議過後,徐銘在數論界的知名度會更高。
真正坐實數學界莫扎特這個稱號。
關鍵由他帶隊和徐銘前往波恩大學的話,無形中便又加深了師生關係。
到時候他臉上也會非常有光。
畢竟誰又能拒絕,有徐銘這樣的數學天才學生呢。
張魯平更關心徐銘的數學水平提升,面對這種機會必然全力支援。
隨即便接過田綱院士的話茬,專門對徐銘交代道。
“也好。”
“有田院士帶你參加,我就放心了。”
“是導師。”徐銘點點頭應聲。
而接下來的時間,徐銘也不再遲疑,在田綱院士的指導下撰寫郵件。
回覆國際數論會議組委會。
表達自己會按時出席,並在會議上進行35分鐘的特邀學術報告。
待忙活完之後,這才和田院士一起離開。
……
轉眼進入到三月份。
學生返校完,各專業課程也都步入正軌,每天按時去教室上課趕早八。
而如果講哪個群體最為特殊,毫無疑問屬於大四。
按照數院歷年傳統,基本上五月份的時候,便會集中進行畢業答辯。
這關係到能否正常畢業。
然到了這個時候,仍舊有很多人畢業論文都還沒有撰寫完畢。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加班加點去趕。
因此如果在圖書館,看到面色滄桑盯著黑眼圈,抱著筆記本打字的人,那十有八九是趕論文的學長。
徐銘自然不用為論文擔憂,更不害怕院裡答辯。
加上關於國際數論會議的報告,也是胸有成竹,因此主要精力還是在北斗專案上。
不說真能解決衛星導航的多路徑抑制,起碼先把資訊學科提升到3級再說。
但這天他卻被嚴偉豪和高科拽住。
“銘哥。”
“你可要幫幫忙啊這回,今年馮教授對畢業論文的要求提高不少。”
“說怕我們答辯的時候丟他的臉,到現在大家論文都還沒有過稿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