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霸過於自律

第112章 資訊lv3,國際數論會議特邀【二合一

“再不完成估計真要延畢。”

圖書館自習室內,嚴偉豪同徐銘說著,從臉上神態和黑眼圈能看出確實被論文折磨的不輕。

話音前腳剛落,緊接著旁邊高科便接茬補充。

“這幾天我們都熬好幾個通宵了,只能來找你請教。”

他們先前瞧見學校喜報,和未名社群內容,得知徐銘的畢業論文被數學年刊接受並發表,心裡可謂是直接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尤其看到自己的畢業論文,卻寫的如此艱難,差點被打擊到破罐子破摔。

況且他們三人還同屬一個學習小組。

這差距未免太大了點。

最終為不過多打擾到徐銘,便只在手機上傳送了簡訊進行祝賀。

然眼看時間越來越少,就快進行院內答辯,為不讓自己延遲畢業,兩人商議後決定向徐銘請教,也好早日把畢業論文給完成。

徐銘望向兩人期待的眼神,對此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關於今年本科畢業論文要求提高的事,他肯定了解到不少。

說起來還和他有點關係。

手握著一篇在數學年刊發表的畢業論文,屆時答辯必然會大放異彩,無論導師還是學生臉上都能感到有光。

可要知道凡事就怕對比。

有徐銘的珠玉在,勢必暴露出其他論文各種問題。

在如此情況下,如馮長平這樣的教授,選擇提高畢業論文的要求起碼臉面上能過得去。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銘便不再保持沉默,當即點點頭同意下來。

“我先看看吧。”

雖說他沒給別人指導過論文,但以自身目前擁有的撰寫論文水平,給出些建議想來還是沒問題的。

而嚴偉豪和高科聽到這句話,頓時眼冒精光。

連忙開啟自己的論文。

接下來的時間,徐銘便針對兩人的論文,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講解。

指出錯誤的方向,以及需要修改的地方。

不得不說他在論文這塊確實有天賦,聽的兩人如小雞叨米似連連點頭,臉上浮現出的表情逐漸興奮起來,顯然從中明確不少思路。

差不多持續兩個多小時,才算給此事畫上圓滿句號。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在答辯前,完成修改透過馮長平教授的審查。

幸虧他們是在預約的自習室中進行,否則看到徐銘講解畢業論文寫作,估計來聽課的大四學生能把房間擠滿,。

當然這對徐銘來講只算作小插曲,並沒有把事情太過放在心上。

四月份的數院,最熱鬧的話題依舊是挑戰杯。

不過主要人員變成了大一新生。

徐銘自然不會過多關注,週一早上經過信院剛好碰到郭昊強師兄,兩人便結伴前往衛星聯合技術實驗室。

參加每週的專案例會。

例會由黃運良和許崇興兩位教授主持,分別負責電離層延遲修正的第一小組,和多路徑抑鬱第二小組全部專案成員參加例會。

“針對北斗二號電離層延遲誤差,我們第一小組目前已經有了初步的方案。”

“正嘗試利用國內十五個監測站資料,建立分形-神經網路混合模型。”

“將電離層tec分解為背景場即分形插值,以及擾動場神經網路預測,同時聯合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實時匯入地磁指數修正模型引數。”

“我們有把握修正後,能提高衛星的定位精度。”

伴隨第一小組代表介紹完目前進度,黃運良臉上頓時堆出笑容非常高興。

“有方向就好。”

“接下來的時間儘快建立出完整模型,並著手按照我們的四級驗證機制試驗。”

沉聲講完這些,又把目光放在右邊的姚偉澤身上。

“第二小組也說下吧。”

“好的黃教授。”姚偉澤先應了聲,接著沒什麼底氣的往下詳細講。

“關於城市峽谷中衛星訊號經建築物發射,導致出現的定位漂移問題,我們和別的研究所合作在硬體端設計了雙螺旋極化天線。”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反射訊號能量。”

“但演算法上依舊沒有新的進展,無法滿足北斗的定位精度要求。”

說到這裡他不由一陣沉默。

全組針對演算法端,這段時間沒少付出努力,可惜並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

情緒上稍顯低落。

加上負責的問題進度落後第一小組,難免有種自責。

黃運良把話聽完,擺手示意姚偉澤坐下後,才接著開口往下仔細講。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雖然任務重難度高,但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完成現階段的演算法攻堅,肯定能看到我們的北斗衛星實現全球組網。”

“下面針對各組遇到的問題,我們拿出來詳細討論。”

……

徐銘在例會上,和郭昊強一樣並未參與話題,只是單純認真去聽去思考。

畢竟他們加入專案組的時間比較短,自身仍舊存在很多不足。

當然徐銘這段時間的努力也不是白費的。

他在研究完全部資料,以及衛星定位相關文獻,結合之前開發的曲率補償模型圈定幾個方向,隨時能著手進行程式設計構建出相關演算法。

至於能否對定位精度起到效果,那就要看後面的四級驗證機制結果。

整個例會大約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宣佈結束散會之後大家紛紛起身離開,回到自己位置繼續忙起工作。

黃運良和許崇興則暫時留下來,交流起關於國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輿論。

“歐盟那邊已經禁止向我們售賣銣原子鐘,好在國產原子鐘的研究早就開始,相信不會影響到北斗三號發射以及實現全球組網。”

許崇興聞言接過話茬說:

“前些天紐約時報方面還表示,我們的北斗根本無法替代gps。”

“海外媒體越質疑,就越表示國產衛星定位的重要。”

“我們一定會成功的。”黃運良胸有成竹的再次給出句肯定回答。

徐銘並不知道兩位教授談論的話題,在自己的座位處坐下後他先檢視起學科經驗。

——

【資訊:lv2(975/1000)】

“終於快能提升到3級學科了,爭取今天完成吧。”

面對資訊學科那欄經驗值的數字,徐銘在腦海中自顧自思忖著。

經過這些天在北斗衛星定位上的努力,他總算成功獲得足夠的經驗值,眼下僅差一點便能順利完成升級。

正所謂擇日不如撞日,他可不想多等一天。

剛好把資訊學科提升到3級,也好快點按照自己圈定的方向著手程式設計開發演算法。

念頭停留在這裡,他便不再耽擱什麼,收回目光後立刻專注工作,整個人沉浸在演算法程式設計程式碼的海洋中。

而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面板上也浮現出新獲得資訊學科經驗值的提示。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資訊]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4點。】

【經過……】

直到傍晚窗戶外面的天色漸黑,徐銘突然意識到什麼立刻停下動作,再次檢視面板上的資訊學科。

——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資訊]等級提升至lv3】

【你獲得詞條——[引數直覺]】

【詞條:引數直覺】

【效果:對複雜系統演算法的關鍵引數,你能近乎直覺的快速理解意義。】

徐銘將新詞條的效果說明看在眼裡,很快嘴角便浮現出了一抹淡淡笑容。

對某個系統演算法來講,往往需要不斷除錯引數,才能達到最優效果,往往這個過程持續時間較長,且很難找到最適合的引數大小。

但在演算法內化和程式碼通感作用下,結合海量資料能憑藉引數直覺,可以快速判斷引數產生微小變化,對整個系統演算法效能的潛在影響方向和量級。

如此縱使面對複雜的演算法,照樣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最佳效能最佳化。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銘沒有任何猶豫,當即雙手重新放到鍵盤上。

按照圈定的其中一個方向,開始編寫演算法程式碼,嘗試解決北斗衛星定位的多路徑抑制問題。

由於第二小組在演算法端進度落後,晚上包括姚偉澤在內大家都沒提前離開,不過大家很快便都被徐銘那快速敲擊鍵盤的聲音所吸引。

……

今天覺得不滿意,刪掉不少內容,明天繼續努力,求月票,滿500張加更一萬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