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霸過於自律

第101章 多尺度篩法,這叫一點進展【二合一

“陳景潤院士的傳統加權篩法,處理篩函式的震盪和誤差累計存在侷限。”

“僅依賴挑選的固定權重函式抵消奇偶性問題。”

“應當摒棄固定的權重,可以嘗試引入一族依賴於複數變數s的尺度函式。”

“但需要保證解析性,尺度分離和可控性。”

……

圖書館二樓理科樓西側。

徐銘坐在老位置,埋頭在面前草稿本上,快速書寫出大量的數學公式。

同時心中暗自思索著,只覺得思路越發清晰。

他從經管院回來,送完陳璐去車站回家,便一直泡在圖書館研究對篩法最佳化的方向。

原本陳璐暑假也沒打算離校,想留下來一同補習。

但因家裡有些事情,就計劃回東坪縣一段時間,順便幫徐銘問候下父母。

到時候再提前返校。

而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推導篩法的同時,面板持續浮現出獲得學科經驗的提示。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數學]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13點。】

【經過……】

直到旁邊窗戶外的景色被黑夜籠罩,他這才暫時停下手上動作。

將水筆放到桌面,手指合攏活動關節。

“將篩法問題轉化為復積分,使計數問題表達為一個複雜的積分形式。”

“這應該是可行的。”

他回想自己腦海中經過這段時間研究推導,結合自身能力確定的最佳化方案,嘴裡輕聲唸叨著目光落在草稿紙上的那串複雜積分形式。

“s≈(1 /(2πi))∫_{Γ} f*Φ(s; x)*……”

其中 s為目標計數函式。

Φ(s; x)是尺度函式。

根據他的思路,是想引入尺度函式,並將篩法問題轉化為復積分。

以保證篩法本身的‘解析化’和‘動態化’。

最佳化出一種多尺度解析篩法。

不過想要核心理論突破,單靠這些尚無說服力,還需藉助計算進行最佳化。

“Φ(s; x)函式的形式還需探索,要找到在複平面上具有解析性和尺度分離特性,以及強衰減性的函式形式。”

“另外需驗證將篩法轉變為復積分的思路是否可行。”

明確接下來要解決的事情,他隨即不再耽擱,伸手把旁邊膝上型電腦拿過來。

立刻著手編寫程式,繪製不同候選Φ(s; x)函式在複平面關鍵區域,在一定範圍的相點陣圖像和衰減速度。

並進行數值積分和Φ(s; x)不同形象比較,尋找理論上成立且在計算上表現良好的函式形式。

徐銘眼下的資訊學科雖只有2級,但在參與信院的專案後更具有經驗。

雙手放在鍵盤上翻飛之下,頓時一行行程式碼出現在電腦螢幕中。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資訊]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5點。】

【經過……】

不知過去多久,正當徐銘沉浸在程式設計中時,突然感覺到自己胳膊被人輕推了下。

這才迅速回過神來,脫離深度學習狀態。

“學長。”

“圖書館馬上要閉館了。”

抬頭向說話人看去,發現對方正是在圖書館兼職管理員的學生。

他現在更喜歡晚上的時候,讓自己進入專注的深度學習狀態。

這樣回去宿舍,可以直接躺床上休息。

搭配深度睡眠快速恢復精力。

因此不受外界因素影響,自然沒聽到閉館音樂響起。

被圖書館管理員提醒了這麼句後,方才連忙開口回應收拾自己東西。

“好的。”

待儲存好編寫的程式準備關閉電腦時,眉宇間卻不由得微皺起眉頭。

自顧自在心裡思忖。

“單靠我這一個筆記本,可沒法驗證尋找最優引數。”

“還是要藉助下學校的伺服器才行。”

無論復積分還是函式計算,都需要高精度浮點,計算慢之外還非常耗時。

必須藉助大型伺服器。

否則等到明年,他這多尺度解析篩法也別想問世。

正常情況下,要借用學校的伺服器,還是以本科生的身份並非容易事。

只能找自己導師幫忙。

很快他拿上東西回到宿舍,首先看到書桌上堆了不少吃的和水果,蔣旭和朱志軒兩人正研究歷年例題。

眼下寢室裡僅剩下他們三個人,而過幾天鄭以中教授的數學建模課就會來講。

蔣旭和朱志軒既然決定去聽,肯定要做些準備。

徐銘對此倒也已經熟悉,他並未多說什麼,同兩人打了聲招呼便自顧自幹自己的事情。

翌日。

徐銘準時被生物鐘叫醒。

喊上蔣旭和朱志軒兩人在燕園晨跑,吃完早飯直接前往理教樓。

倒不是他非要讓人陪跑,主要架不住室友主動請求。

儘管蔣旭兩人一半行程沒跑完就跪了。

徐銘始終保持著充沛的精力,走上樓梯不多時便來到導師辦公室房門前。

看到門敞開著就邁步走進去。

伴隨目光將辦公室內的視野盡收眼底,只見師兄劉新傑正圍著導師,並且連博士師兄林偉也罕見在這裡。

讓他不得不感嘆,導師這裡要比鄭教授那熱鬧的多。

這也使他不由得想到,馮長平教授才是院裡,帶研究生數量最多的。

恐怕每天辦公室都和課堂差不多。

林偉率先注意到徐銘的身影,立刻主動打起招呼。

“徐師弟來了啊。”

話音落下。

張魯平和劉新傑當即停下說話,連忙抬起視線朝面前的徐銘看去。

“導師好。”徐銘依次問候導師和兩位師兄。

“今天過來是有事嗎?”張魯平開口詢問依舊毫不掩飾臉上的熱情。

哪怕身邊還有另外兩位學生在。

說完看到徐銘依舊站著,又指向旁邊椅子提醒。

“快坐下。”

徐銘這會兒沒賣關子,聞言下秒連忙表明自己來意。

“還是畢業論文上的事情,想讓導師幫忙。”

“難道是師弟想更換論文的選題?”劉新傑聞言想到什麼脫口詢問一句。

早在得知徐銘要研究最佳化篩法的時候,他便不怎麼看好認為難度太大。

眼下知難而退及時更換選題,屬於很正常的事。

連林偉也點頭道:“早換比晚換強,這樣還不會影響明年五月份的答辯。”

然他們倆話音才剛落下,張魯平便撇過去一眼,當即對兩人說教起來。

“小徐跟你們倆可不一樣。”

“人家對數論篩法的研究是有進展的,這時候怎麼會突然更換論文選題。”

他雖說當初和劉新傑的觀點差不多,對徐銘要最佳化篩法沒有十足信心,不過這段時間和鄭以中交流下來,知道徐銘對研究數論很有天賦。

面對篩法也並非一直原地打轉。

所以就果斷從原本的擔憂轉變成期待。

劉新傑和林偉顯然不清楚具體情況,聽到導師這句話下意識瞪大眼睛。

“師弟。”

“你的畢業論文已經有進展了?”

徐銘迎上兩位師兄的吃驚目光,臉上掛著和煦笑容接過話茬回應。

“是有一點進展。”

“我編寫了數值程式,今天過來是想用院裡的伺服器驗證思路。”

“探索其中函式的形式。”

劉新傑和林偉,他們兩人一個研究生一個博士,怎麼可能會不清楚這一步代表什麼。

都已經要驗證思路,說明核心理論完成的差不多。

只差計算支撐。

這也能叫一點進展?

關鍵別人不知道,他們則瞭解的很,徐銘從確定論文選題到現在也才兩三個月。

速度屬實過於驚人了些。

“難道只是在傳統加權篩法上,稍做了升級?”

兩人陷入沉默腦海中不斷閃過念頭時,張魯平臉上已然開心的笑出褶子。

“好事啊。”

先是不吝嗇自己稱讚誇獎一句,接著解決關於院裡伺服器的事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