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霸過於自律

第101章 多尺度篩法,這叫一點進展【二合一

“不過咱們數院的伺服器,配置相對老了些,遠不如資訊與工程學部的硬體。”

“我和那邊交涉一下,你直接過去就行。”

將導師的話聽完,徐銘也很快意識到,自己現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可不單單是數院的人。

既然都被數院和信院聯合培養,那使用信院的資源完全是很正常的。

“知道了導師。”

自己的事成功解決完,徐銘便不打算,打擾導師指點兩位師兄的論文。

但剛要告辭離開,卻又聽導師聊起新的話題。

“聽鄭教授說你要參加高教社杯?”

“鄭教授讓我暑假當他的建模課助教,想著高教社杯花不了多少時間就報了名。”徐銘點點頭如實說出情況。

張魯平微笑道:

“正常來講數院參加建模競賽的比例不低,屬於國內培養數學和計算人才的內容,向你這樣能提前畢業忙著撰寫畢業論文的可是很少。”

“去體驗一下倒也不錯。”

“你這兩個師兄,當年也都報名參加過,可惜只拿到國家一等獎。”

“學生爭取把高教社杯獎給導師捧回來,”徐銘聽完這幾句話脫口回應句。

“這麼想就對了。”

張魯平很是滿意的說:“既然參加那就要把目標定在最高獎項上面。”

而旁邊還在沉默的劉新傑和林偉,紛紛一副像被抽乾力氣的感覺,沒想到自己這個小師弟除學術厲害,連數學建模競賽也要超過他們。

作為師兄被師弟全方位碾壓,實在備受打擊。

其中屬劉新傑心態最快平靜下來。

畢竟之前幾次,導師誇獎徐銘的時候,大多情況辦公室內只有他在旁邊。

相當於承受了全部精神傷害。

閾值都提升不少。

這次則有師兄林偉幫忙分擔壓力,自然心裡面平衡。

接下來徐銘不再耽擱,同導師和師兄招呼完,就轉戰前往資訊與工程學部。

……

許崇興得知徐銘要用院裡的伺服器,那肯定沒二話。

當場代表院裡答應下來。

但由於忙碌奧運場館定位系統部署的事,最近這段時間想在學校找到人不太容易。

於是就安排了熟人和徐銘對接。

徐銘雖有段時間沒來信院,卻也稱得上是輕車熟路。

不大一會兒,便在機房所在樓下門口,和郭昊強郭師兄成功匯合。

“終於又見到徐師弟你了。”

“師兄好。”徐銘近前後連忙打起招呼。

郭昊強則沒浪費時間,下秒便直入正題,講起信院伺服器的情況。

“今個你運氣比較好,剛巧院裡沒人借用伺服器,可以直接使用。”

“我帶你過去吧。”

話落主動轉身在前面領路。

徐銘則緊跟在郭昊強身後來到機房,放眼看去確實沒瞅見什麼人。

只能說他這算佔了暑假的光,期末考試結束後仍舊留在學校的學生數量很少,這使得很多校內資源,全部空閒下來能夠隨意進行使用。

比如圖書館機房等。

若擱在學校開學的時候,別說使用伺服器,估計想找到空的電腦都難。

這時郭昊強疑惑之下不經意的隨口詢問句。

“師弟是又有了新的課題嗎?”

徐銘掏出自己的筆記本,邊連線除錯,邊開口回答滿足對方好奇心。

“是我的本科畢業論文需要驗證一些數值。”

“這樣啊。”郭昊強點點頭不再多說。

隨後把徐銘安排妥當,又囑咐幾句注意事項,選擇離開不再打擾。

徐銘考慮到學校伺服器硬體情況,為儘快驗證出轉化復積分的思路是否可行,且找到最優函式表示式,除精心設計了數值積分演算法使其更加高效。

還採用並行化的方式,將不同的計算任務,分發到多個核心或節點上。

將大積分拆成子區間平行計算。

同時分批進行大規模驗證。

如此接下來數天,徐銘大多時候都是待在機房。

當時間來到七月中旬。

由鄭以中教授主講的數學建模課,正式在理教樓專門的小教室內開課。

徐銘和蔣旭以及朱志軒,按時來到教室內坐下。

不多久待三支官方隊伍到齊後,徐銘也從中看到了兩個熟人。

高班的陸明哲和蘇夢。

關於這件事,先前蔣旭早就在宿舍講過,陸明哲與蘇夢分別參加的高年級小組,都在四月份的數院挑戰杯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被學校定位官方代表隊伍。

但值得一提的是,鄭教授的數學建模課,雖主要為提升學校官方隊伍的綜合性實力,卻也並不會禁止其他學生到課堂上進行旁聽。

畢竟高教社杯作為全國性的賽事,對於參賽人員不限制學院和專業。

其他系的學生依舊能自行組隊報名參加。

不過對於此刻教室內的三支隊伍來說,看到徐銘出現在這裡無疑倍感意外。

大家對徐銘的數學天賦和程式設計演算法水平很清楚。

本來確定徐銘不參加院裡的挑戰杯,還都暗自鬆了口氣放心不少。

想著好歹對手都是普通人。

未曾想徐銘竟來聽鄭教授的建模課,這架勢明擺著要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這還怎麼比?

陸明哲再次見到徐銘,本想過去打聲招呼,畢竟大家依舊算是高班同學。

結果才邁出一步,就順勢轉身坐在了空位上。

反倒蘇夢直接大方走過去,臉上浮現燦爛笑容,語氣夾雜著驚喜的詢問道:

“徐銘。”

“你是打算參加高教社杯嗎?”

“湊個熱鬧。”徐銘點頭如實給出回應。

蘇夢一臉高興:“那太好了,咱們又能一起上課了。”

兩人的對話並未刻意壓低聲音,因此教室內的其他人都能聽見。

頓時小組之間接頭討論起來。

“徐神也參加高教社杯,目標應該是奔著最高獎。”

“反正咱們又只打算拿個國獎。”

“我覺得這是好事啊,燕大可有幾年都沒拿到過高教社杯獎。”

“最高獎每年僅授予一篇特優論文,徐神也不見得肯定能拿到吧?”

“今年的高教社杯有意思了。”

……

徐銘將大家的話都聽進耳中,壓根沒放在心上,他坐在那裡依舊演算自己的多尺度解析篩法。

鄭以中教授主要是講數學建模中,常使用的方法技巧和建模思路。

相比較之前數院的建模補習,要更加深入。

使得大家都在認真聽講。

在將近兩個小時的課程結束後,鄭以中這才講起後面的講解經典例題安排。

“這節課就先到這裡,下節的例題分析,我給你們找了位很靠譜的助教。”

“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都可以進行提問。”

講臺上鄭以中說完這幾句話,隨著下課鈴聲,拿起桌面的玻璃杯向外走去。

臨到門口時不忘朝徐銘的位子看了眼。

而對此教室內的十多個人,倒沒有對這位助教的身份表現出好奇。

想著無非是數院的博士生。

然當課間時間過去,徐銘從座位走上講臺時,卻讓底下人猛地怔住。

“今天我們來分析一道易拉罐的形狀設計題,探究圓柱形易拉罐的設計合理性。”

以徐銘如今在數院的知名度,顯然無需介紹,說完便面向黑板列出幾個問題。

“分析頂蓋厚度為側壁兩倍的原因。”

“討論球形容器的可行性。”

可教室內除滿臉認真的蔣旭和朱志軒外,其餘人皆瞪大眼睛摸不著頭腦。

心裡頓時浮現出一個問號。

“徐神不是和我們一起聽課嗎,怎麼成鄭教授的助教給我們講題了?”

“我去年聽過徐神給大家補習數學分析,講的確實很好容易理解應用。”

“估計等這節課上完,徐神又要在未名社群火了。”

……

今天更新八千多字,求月票,明天繼續爆更。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