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圖書館內熟悉的閉館音樂響起,徐銘終於停下手上的動作。
稍微活動下脖子鬆了口氣。
“總算搞定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他的本科畢業論文終於完成。
內容包括他創造的多尺度解析篩法框架,以及對斐波那契數無窮性問題的證明,全論文最終在58頁這個數字。
相比較數論領域重要論文的頁數,他這個已經可以稱作非常精煉。
接著他則從口袋裡掏出手機,分別給導師和鄭以中教授發去簡訊約時間。
“明天就拿去讓導師和鄭教授審查吧,看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自顧自低喃句,然後他又把目光放在面板上,檢視數學學科經驗值。
——
【數學:lv3(760/5000)】
無論最佳化多尺度解析篩法的階段,還是後面證明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都獲得了大量的學科經驗值。
儘管距離數學提升到4級學科,還需要更多的學科經驗值才行。
但從這次撰寫畢業論文能夠看出,研究創新數學工具推動數學分支進展,遠比學習新知識更容易獲得經驗。
他已經有了決定。
讀研之後會繼續對多尺度解析篩法最佳化,在數論領域持續深挖進入數論殿堂。
想清楚這些他也不再耽擱,整理好東西背上膝上型電腦離開圖書館。
翌日。
徐銘準時被生物鐘喊醒。
從床上起來,獨自離開宿舍,按照往常習慣運動熱身後沿著未名湖進行晨跑。
說起來燕大校園內,喜歡早上跑步的學生不再少數。
甚至還成立了社團協會。
只不過能像他這樣每天自律堅持的,整個燕園都找不出來第二個。
以至於還有人邀請他加入跑步社,參加學校有時舉辦的運動會比賽。
可惜徐銘跑步鍛鍊身體,只為強健體魄,將來能有個搞科研學術的好體質。
並無加入社團協會的打算。
何況也壓根沒有多餘的時間分配。
而就在徐銘繞了將近半圈時,視野中突然出現一道熟悉的身影。
正是扎著高馬尾,臉上現出笑容的陳璐。
對此兩人僅是對視一眼,同行繼續沿未名湖跑步。
期間甚至無過多交流。
當然這明顯不是徐銘頭回遇到陳璐,彼此都適應習慣了這種陪伴。
加上陳璐並非每天都跑,這就使得徐銘的行程也不再是一成不變,有時遇到陳璐便相當於獲得了驚喜。
使得他對晨跑多出些許期待。
早上在學五食堂吃完飯,蔣旭和朱志軒以及倪明傑他們去上覆變函式課。
作為難度係數高於大一課程的必修課,幾人可不敢有任何怠慢,必須儘快將其熟練掌握好應對期中考試才行。
否則學期剛開的新課程,剛期中就喜提掛科,那可就太打擊人了。
徐銘自然也未閒著。
接到導師電話,得知正在辦公室且有時間後,便不再耽擱當即帶上論文前往。
數院的理教樓徐銘可太熟悉,很快便來到目的地。
從樓梯上去,來到導師辦公室門口,看到沒關門便直接邁步探頭。
“導師。”
剛抬起手輕敲房門,只見導師張魯平,這次竟主動來到門口迎接。
“別站著了,快進來坐吧。”
話落不等徐銘反應過來,就已經把人給拽進去。
頓時辦公室內的景象全部映入眼簾。
除導師張魯平外,鄭以中教授也坐在沙發上,旁邊還站著師兄劉新傑。
“鄭教授好。”徐銘近前主動向鄭以中教授問候。
說完還不忘同劉新傑打個招呼。
後者咧開嘴回以笑容。
張魯平和鄭以中都是收到了徐銘的簡訊,得知徐銘竟已撰寫完畢業論文,心裡首先反應都是懷疑在開玩笑。
主要數論領域的篩法,其複雜程度大家心知肚明。
自從陳景潤院士依靠加權篩法,把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到1+2的程度,數論中的篩法工具便停滯不前,幾乎沒有什麼重要進展突破。
徐銘想在此基礎上進行最佳化,難度可以而知。
儘管鄭以中教授同徐銘討論交流後,對其數論思維給出了比較高的評價。
卻也只是有著研究數論的基礎。
能明年數院答辯開始前,完成畢業論文,已然算是非常優秀的存在。
結果現在告訴他,不但最佳化完篩法,還把畢業論文都已撰寫好。
說實話心裡面多少有些遺憾。
這麼快的進展,只怕論文內容不會帶來多少驚喜。
“你的畢業論文真完成了?”鄭以中從沙發上站起身不敢相信的再次確認。
徐銘則直接掏出優盤道:“昨天剛正式結題。”
張魯平這時則有些按耐不住,礙於徐銘前兩篇一作論文的含金量,對畢業論文的內容還是有些期待的。
究竟如何總要看過才知道。
“我和鄭教授一起幫你看一下,如果沒問題等著參加院裡的答辯就行。”
張魯平從徐銘手中接過優盤,丟下這句話當即迫不及待朝辦公位上的電腦走去。
鄭以中雖沒再開口,身體卻很誠實的走過去。
劉新傑從導師口中得知,師弟的畢業論文竟這麼快就完成了撰寫,感到震驚的同時也非常好奇,夠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便特意調整自己今天的安排,來到導師辦公室等徐銘過來。
此刻他雖很想去看電腦螢幕,奈何位置剛好被鄭以中教授給佔著。
只得在旁邊耐心等待起來。
徐銘則面色平靜,對自己的畢業論文頗有信心,站在面前隨時回答兩位教授的提問。
不多時張魯平操作滑鼠開啟優盤。
仔細看去只有中文版本。
再次點選進入論文字體格式,首先開頭的標題和摘要映入眼球。
【多尺度解析篩法對斐波那契數無窮性的證明】
【摘要:本文針對解析數論,提出一種新篩法,並嘗試證明斐波那契數中存在無窮多個素數……】
剛看到前幾個字時,屬於正常範圍,張魯平和鄭以中兩人表情並無變化。
但關於斐波那契數無窮性的證明,卻讓他們瞬間挑起眉毛心驚不已。
說好的融合解析數論最佳化篩法,怎麼去證明起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了。
這對嗎?
素數分佈中的無窮性問題,可以說是數論領域非常經典的問題。
對其證明有助於數論的研究。
然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雖知名度和討論熱度不如孿生素數,以及哥德巴赫猜想這些難題,卻也同樣困擾數學家許多年。
至今未能有人給出準確的證明,屬於數論界的憾事。
可眼下相關證明過程,卻出現在一篇本科數學生的畢業論文中。
且還是使用的新篩法。
哪怕知道徐銘絕不會在數學上開玩笑,還是不太敢相信標題和摘要的內容。
鄭以中教授最先反應過來,抬眼看向徐銘,表情頗為激動的詢問道:
“你在畢業論文中證明了斐波那契數無窮性問題?”
“我想驗證多尺度解析篩法,能否在素數分佈上起到更好的效果,便選擇了熟悉的斐波那契數嘗試證明。”
“最終我的運氣還算不錯。”
“得到了結果公式。”徐銘雲淡風輕的保持鎮定回答。
然而這話傳進鄭以中教授耳中後,卻是下意識撇了撇嘴不知該如何接茬。
心想證明數論中的無窮性問題,這是靠運氣就能完成的事情嗎?
與此同時旁邊站著的師兄劉新傑,那震驚的樣子下巴都快驚掉到地上,整個人完全呆滯住一陣愣神。
“師弟在畢業論文中證明了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
“誰家本科畢業論文是這樣式的……”
劉新傑嘴裡低喃重複著,根本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這兩句資訊。
大家的本科畢業論文水平都差不多,結果卻突然冒出來這樣一篇都能發頂刊的論文。
以後其他人壓力該會有多大?
簡直捲到沒邊了。
正當辦公室內氛圍有些壓抑時,張魯平已經戴上自己的眼鏡提醒一句。
“先繼續往下看吧。”
這話也頓時讓鄭以中反應過來,當即平復情緒把注意力全部投到論文中。
畢竟證明歸證明,但結果是否正確,過程是否符合邏輯還不確定。
若無法滿足上述任何一項,那麼公式便不成立。
數學是嚴謹的學科,對各種猜想問題的證明,更會被無數數學家不斷驗證。
只有經過這些洗禮,猜想才算能夠變成定理。
接下來的時間,當張魯平和鄭以中兩人,見識到徐銘最佳化的多尺度解析篩法框架,以及詳細的數值驗證作為輔助支撐後臉上不斷閃過驚喜。
後面更是忍不住連連讚歎。
“引入具有尺度特性的解析尺度函式,用來作為動態濾波器。”
“太精妙了。”
“多尺度解析篩法關鍵突破,是解析設計和積分路徑的巧妙選擇,精確抵消了奇偶性問題的破壞性影響。”
“誤差估計也比傳統篩法優越的多。”
“將篩法首次從離散組合求和,提升到複平面的解析積分框架才是根本性創新。”
兩人毫不掩飾自己臉上的興奮,直接在根據論文中的式子邊手動驗算邊討論,尤其確定了數值驗證的結果更加確定此篩法的價值。
毫無疑問這將會是數論界中,全新的篩法工具。
對數論的研究具有潛在作用。
不誇張的講,縱使沒有對斐波那契數的證明,單憑多尺度解析篩法都有資格發表到數論領域頂刊。
關鍵這還只是一篇本科生的畢業論文。
可以想象若這個訊息傳出去,肯定能夠讓燕大數院成為國際數學界討論的話題。
尤其鄭以中的是心情更是複雜。
本以為徐銘這麼快就完成的畢業論文,最佳化的篩法不可能有太大價值。
結果卻是如此大的驚喜。
同時他也更加後悔,當初沒有和張魯平據理力爭。
白白錯過一位真正的數學天才學生。
當然他們家任務還沒結束,儘管確定了多尺度解析篩法的價值,那更需驗證斐波那契數無窮性問題是否解決。
這裡面蘊含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如果沒有成功證明,那麼多尺度解析篩法的含金量就會大打折扣。
只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但若真的徹底解決了無窮性問題,便代表多尺度解析篩法在處理素數分佈上,存在非常大的應用價值,屆時勢必會掀起數論界新的熱潮。
徐銘也將變成國際數學界關注的焦點。
念頭停留在這裡,鄭以中和張魯平對視一眼,直接把桌面上的東西挪開共同進行驗證。
直至時間來到中午飯點,在腦力持續消耗下,大家的肚子相繼傳來響聲。
張魯平暫時停下手上動作,摘掉眼鏡揉了揉,看向還在發呆的劉新傑喊了句。
“小劉。”
“你去食堂帶點飯菜上來,我們直接在辦公室吃。”
說完更是直接掏出張百元大鈔。
劉新傑看到大家都在忙,只有自己無所事事,心裡面不免有些不好意思。
可又終結果不願提前離開,被迫坐在椅子上發呆乾熬。
眼看終於有了自己用武之地,回過神來後臉上頓時堆出燦爛笑容。
臨出發前還不忘特意詢問起徐銘。
“那個師弟,你想吃什麼?”
他算是已經看出來,徐銘的這篇論文肯定發表,到時便不再是燕大校園裡的風雲人物。
而是進入國際數學界的圈子。
作為師兄肯定要和師弟打好關係抱緊大腿,說不定以後能有機會也到國際上混混。
徐銘聞言倒是沒想太多,直接說出自己平時吃的。
“土豆牛腩蓋飯,再加一份小炒肉吧,麻煩劉師兄了。”
“好嘞。”
劉新傑響亮的回了嗓子,下秒沒有任何遲疑,立刻朝著辦公室外面走去。
再說鄭以中和張魯平兩位教授這邊,中午在辦公室簡單吃完飯,當時間來到下午三點多的時候才算停下。
張魯平研究的數學方向更偏向應用,對於理論數論的研究自認為不如鄭以中。
所以他忙詢問道:
“怎麼樣老鄭,能確定小徐的證明過程嗎?”
“藉助多尺度解析篩法,經過問題轉化對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證明,關於證明步驟和結果公式,我沒有發現存在明顯的邏輯漏洞或錯誤。”
鄭以中微皺著眉頭,將自己的驗證結果,如實告知給面前的張魯平。
“但是否徹底解決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我現在還無法給出確切判斷。”
“不過這絕對是一篇,能夠發表在數學年刊上的數論領域重大突破論文。”
徐銘最初目的只是為完成畢業論文,後面則是驗證篩法以及獲得學科經驗值,這才機緣巧合下證明了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
沒想到竟能發表到數學界四大頂刊之一的數學年刊。
但他本人卻並未表現出多少激動,臉上的表情幾乎看不到情緒劇烈變化。
反倒是劉新傑把眼睛瞪得渾圓,很後悔沒把林偉給喊過來一起受這種刺激。
作為燕大的數學系研究生,對於數學年刊無疑是再熟悉不過。
很多人甚至將其當做最大追求。
做夢都想要發表一篇數學年刊論文。
然哪怕院裡的教授,能發四大的機會都不多,普通研究生和博士更不用多想。
偏偏輪到了還是本科生的徐銘,並且論文內容為數論領域比較大的突破。
雖然鄭教授沒給出準確答覆,想來也是八九不離十。
而這篇論文儘管和他沒有任何關係,表現的卻硬是比徐銘這位原作者更激動興奮。
就差原地跳起來,大聲對徐銘表示祝賀。
張魯平這時則突然想到什麼,略作思索快速開口提起另外一件事情。
“今天田院士應該在研究中心吧,或許可以讓田院士看下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證明。”
“我看可以。”鄭以中點頭表示支援。
話音剛落兩人沒有絲毫耽擱,快速把桌面上散落的草稿紙整理好,安全取下優盤交到徐銘手中喊了句。
“小徐。”
“跟我們去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一趟。”
說完走到門口後,張魯平又停下腳步,轉身對跟在後面的劉新傑多交代句。
“你把辦公室的東西清理下。”
待三人的身影從辦公室內消失,劉新傑望向中午吃完飯剩下的垃圾,頓時滿臉遺憾連連嘆息感慨,想著只能等晚上再詢問具體情況。
……
燕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由國家出資建設,致力於培養一流數學人才。
研究數學學科的前沿問題。
打造國內自己的新一代世界級數學家。
為促進數學思想和成果,提供合適的交流平臺。
研究中心簡稱yicmr,坐落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的鏡春園和朗潤園等建築。
徐銘還是頭回來到這裡,路上目光都在欣賞周圍的中式建築和風景。
直到跟著導師和鄭以中教授,進入鏡春園後很快見到前兩天剛碰面的田綱院士。
“張主任和鄭教授,今天怎麼有空來研究中心?”
田綱看到張魯平和鄭以中主動搭話,顯然彼此之間並不算陌生。
至於後面的徐銘,雖注意到卻未多想,只當做是跟著兩位教授一同過來的。
張魯平心思都在徐銘的論文上,倒也顧不上去和對方敘舊閒聊。
僅回了聲便直接開門見山表明來意。
“是這樣的田院士,我們有篇關於數論領域的無窮性問題論文,想讓你幫忙驗證下結果是否成立?”
……
萬字更新,求月票,還差165張,本月破千會加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