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霸過於自律

第102章 不是吧,連這都要卷

“厚度差異可以用力學解釋,透過薄壁圓筒應力分析解出應力平衡,同時藉助ansys模擬頂蓋,應力分佈驗證厚度比也不失好的解法。”

講臺上徐銘按照自己的思路講解,結合過程中可以使用的小技巧。

很快便吸引所有人注意力。

使得大家的心思,逐漸放在例題本身,全然忘記徐銘會是助教的問題。

並且認真聽完分析後,大家才深刻意識到,徐銘在數學建模上的實力。

確實完全有資格給他們上課講題。

如果說剛進教室時,得知徐銘要參加高教社杯,大家還懷疑徐銘否拿到最高獎項,那麼此刻腦海中的念頭就只剩下最簡單的兩個字。

穩啦。

徐銘講完例題的解答和建模思路,又探討起論文的撰寫角度和注意事項。

畢竟這方面他是專業的。

當兩個小時過去,今天的課程全部結束,眾人離開前紛紛上臺主動和徐銘打招呼感謝。

都希望徐銘今年能拿到高教社杯,讓其他大學知道燕大才是國內數學殿堂。

其中部分原因,正是源於對強者的崇拜。

蔣旭和朱志軒落在後面,待別人走出教室,拿好東西在徐銘面前表達情緒。

“銘哥你講的太好了,我都感覺暑假把課程聽完自己會強的可怕。”

“大家聽的都非常專注。”蔣旭接過朱志軒的話對其觀點表示強烈認可。

徐銘望著兩人激動的神色,他自個卻不覺得講個數學建模題能有啥特殊。

無非是在他眼中太過簡單容易,能輕鬆解構難點直擊問題的核心,這樣其他人也會更快理解掌握。

下午沒有課。

徐銘吃完飯繼續待在信院機房驗證數值,按照他的估算足以趕在開學前完成。

晚上回到宿舍,屁股還沒坐在椅子上,蔣旭那興奮的聲音就已經在耳旁響起。

“徐銘你回來的正好,快過來看這個帖子,今天在未名社群論壇上非常火。”

“又是關於我的?”徐銘脫口詢問一句走過去。

儘管還沒看到帖子的具體內容,基本上已經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沒辦法。

誰讓他是社群名人。

而事實也正如猜測的那樣,待來到蔣旭身旁,俯身朝電腦螢幕中看去。

未名社群頁面上一條熱帖頓時映入眼球。

“數院重大新聞,徐神表示參加這屆高教社杯,今天還在課上講建模題。”

後面跟著大量回帖。

“不知道為什麼,聽徐神講題是件很享受的事,很容易就能理清思路。”

“有徐神出手,應該能把高教社杯獎拿回來吧。”

“關於論文撰寫那部分才是乾貨。”

“徐神竟然講論文了,我正愁畢業論文怎麼寫,早知道暑假不回家。”

“那確實值得聽。”

“你們還在懊悔的時候,聰明人已經訂車票了,今天晚上就連夜返校。”

“不是吧,連這都要卷。”

……

“這些準大四的學長好瘋狂,都喊著要返校,來聽銘哥的數學建模課。”朱志軒不知何時也走了過來忍不住主動搭話感慨上一句。

徐銘收回目光,他自己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未曾想自己擔任鄭教授的助教講題,沒吸引來其他想要參賽的學生。

結果招惹上大四畢業大軍。

蔣旭先前參加挑戰杯時,也撰寫過論文,雖能感覺到困難棘手。

但最終僅差一點沒按時完成,加上徐銘每次撰寫論文都顯得輕鬆淡然,讓他不由對畢業論文難度表示懷疑。

“數院的畢業論文這麼難嗎,怎麼看大四學長們的狀態都很頹廢?”

“我覺得挺容易的。”徐銘聞言給出蔣旭回答。

他這話確實沒有毛病,無論首篇關於加格拉姆矩陣不等式的證明,還是眼下的數論多尺度解析篩法,都未耽擱多長時間便明確思路。

然而這話傳進蔣旭和朱志軒耳中,卻互相對視一眼不認為有參考價值。

畢竟細數燕大數院這麼多年曆史,都沒見有誰能在新生報到一年時間內,取得像徐銘這樣堪稱變態的成績。

數院假期安排的建模課,每週只有三次左右。

當徐銘再次站在講臺上時,望向教室內黑壓壓的身影頗為意外吃驚。

沒想到會一下子多出這麼多人。

儘管他有所預料。

甚至其中還不乏熟悉身影,比如嚴偉豪和高科等。

顯然是選擇了提前返校。

不過聽課的人數並未影響他的節奏,依舊按照原本的流程進行講解分析。

底下眾人神情之專注認真,課堂氛圍絲毫不比學院的教授公開課差,若是有其他學院的學生聰外面經過,估計都會以為是人氣高的教授。

很快進入八月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