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徐銘等人便不再鏡春園逗留,畢竟天色都完全黑了下來。
而在返回數院的路上,張魯平教授的情緒,依舊沒有徹底平復。
邊走邊說起後續的安排。
“小徐。”
“接下來這幾天,先把論文的英文版完成,然後按照田院士的建議投稿給數學年刊。”
“剩下的時間可以提前接觸研究生的專業課程。”
“這樣等明年正式讀研,就能參與導師負責的一項數學應用重點專案。”
“知道了導師。”徐銘聞言點點頭回答。
……
徐銘和導師以及鄭以中教授分開,便先去了學五食堂解決晚飯問題。
期間掏出手機檢視訊息時,發現劉新傑師兄下午竟發來好幾條簡訊。
都是詢問論文的最終結果。
對此徐銘自然也沒什麼好隱瞞的,直接如實回覆。
這次主要是因為,徐銘一直當畢業論文撰寫,所以才只有中文版本。
如果知道要在數學年刊上發表,以他的英語水平完全可以直接英文撰寫,能夠省下中間翻譯的步驟。
不過這點工作量對他而言顯然不算什麼,晚上回到宿舍便打算立刻著手翻譯。
從外面推門進來,放眼望去倪明傑他們三人,都待在宿舍裡各自忙碌。
其中朱志軒和倪明傑仍在補習複變函式,避免下個月的期中考試掛科。
至於蔣旭面前桌子上雖放著教材,注意力卻在手中高教社杯榮譽證書上,用衛生紙擦拭著並不存在的灰塵。
大家看到徐銘的身影后,忙都停下手上動作,集體轉過身來紛紛開口詢問。
“咋樣徐銘?”
“畢業論文肯定過了吧?”
前天大家在校外飯店慶祝時,徐銘就提過自己本科畢業論文就快完成,今天又和兩位教授約了時間,倪明傑他們自然知道是去讓導師審查論文。
徐銘迎上幾人好奇期待的眼神,走到自己床鋪下面的桌子旁坐下點頭說。
“透過了。”
此話一出大家自然都為徐銘高興。
“我就知道銘哥的畢業論文肯定沒問題。”朱志軒依舊話裡話外不掩飾自己的崇拜。
他們都知道徐銘發表過兩篇論文,展現出自身天賦和實力的同時,本科畢業論文肯定會有更高的要求。
需知學院正常大四本科生,挑選導師撰寫完論文後往往需要多次修改。
才能得到導師的滿意。
結果徐銘哪怕在這種情況下,都能一次透過。
足以證明其論文質量。
和蔣旭他們隨便閒聊兩句,徐銘便把目光放到自己膝上型電腦上面。
正式開始畢業論文的翻譯工作。
而隨著十指落在鍵盤上,以很快的速度翻飛,不多時便引起宿舍其他人注意。
明明徐銘的畢業論文都已經透過,那後續只需要等待院裡答辯開始就行,結果眼下卻又撰寫起論文來,並且這次還直接用上了英文。
倪明傑和蔣旭以及朱志軒三個人,默默站在徐銘身後瞧了好一會兒。
最終愣是沒有半點收穫。
儘管能認出其中的一些單詞,但連到一起就直接成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互相對視一眼面面相覷。
倍感好奇之下,雖然很想開口向徐銘詢問,卻又害怕打擾到對方的思路。
只得暫時返回自個位置,直到徐銘停下手上動作喝水時才急忙抓住機會。
“徐銘。”
“你的本科畢業論文不是已經透過了嗎,怎麼又在用英文撰寫。”
“難道是一篇新論文?”
倪明傑率先開口,直接指出問題不拖泥帶水。
徐銘將倪明傑的話聽進耳中,他不認為這有什麼故意去隱瞞的必要。
畢竟若論文被數學年刊接受發表,學校方面按照規章制度肯定會發布公告獎賞。
於是如實回答句。
“還是那篇畢業論文,不過導師讓我翻譯成英文版。”
“竟然要兩個語言版本?”倪明傑聽到這句話猛然提高音量表示驚訝。
他現在雖剛進入大二,但再過一年同樣要開始撰寫畢業論文參加答辯,自然不想看到院裡如此高要求。
蔣旭聞聲也忍不住懷疑道:“院裡該不會決定提高畢業論文的要求吧?”
聽完兩個人的話,徐銘知道他們這是誤會了,只好又在後面特意補充幾句。
“和其他人的畢業論文沒關係,是導師帶我去鏡春園那邊的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讓田綱院士幫忙審查論文後認為可以給數學年刊投稿。”
“所以才需要進行翻譯。”
經管徐銘敘述白天發生的事情時,語氣和神色都非常平靜像再講一件小插曲,可傳到倪明傑和蔣旭以及朱志軒的耳中後則完全不一樣。
完全不誇張的講,他們三人幾乎同時瞪大眼睛。
口中輕聲低喃重複。
“田綱院士……投稿數學年刊……”
無論怎麼看,都想象不到這幾個字,為什麼能和本科生的畢業論文產生關係。
約摸怔住有十多秒,蔣旭最先反應過來,嚥了口吐沫試探性追問。
“徐銘。”
“你說的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那個年刊?”
“數學界頂級期刊?”
“是的。”徐銘點頭確認。
而這也讓幾人倒吸一口涼氣,縱使徐銘有過發表sci數學論文的經驗,依舊難以讓自己保持鎮定。
沒辦法。
紐約大學的理論數學與應用通訊期刊,和數學年刊相比那可是差了太多。
待情緒稍微緩平復,他們又對徐銘的畢業論文內容湧現出好奇。
去投稿數學年刊的本科畢業論文,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那能講吓你論文的方向嗎?”
“我最佳化了一種全新的數論篩法工具,成功證明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徐銘扭頭看向幾人脫口回答。
後者則臉上依舊掛著疑惑,不太明白的樣子。
蔣旭他們雖然知道斐波那契數,可涉及到篩法則就基本屬於兩眼一抹黑。
不過既然能達到數學領域頂刊的層次,就肯定有著比較大的數學成果。
“銘哥的數學水平真是越來越厲害,說不定以後能成為國際上的知名數學家。”朱志軒終於不再沉默發自內心表達此刻內心感受。
倪明傑緊隨其後接話道:
“最好再拿幾個國際數學獎項,這樣連帶咱們都有可能被媒體記者採訪。”
似乎已經忍不住開始腦補,以後或許會發生的場景。
徐銘聽著他們討論,倒也沒去管這幾個活寶,直到宿舍熄燈才關掉電腦上床睡覺。
……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徐銘正如導師說的那樣,基本上都泡在圖書館翻譯論文。
將近有六十頁的內容,終於在月底順利完成。
因為有著田綱院士的親口認證,不需要修改便能直接給數學年刊投稿,徐銘自然不會白白浪費時間,當天便跑到導師的辦公室進行各項繁瑣流程。
主要這是他單獨給數學領域頂刊投稿,難免會有哪些地方注意不到。
肯定不能怕麻煩導師。
最終在導師和兩位師兄的見證下,點選上傳論文。
隨即狀態顯示為一串英文字母。
submitted to joual
意思是稿件已經提交成功,接下來只需要等著論文到稽核編輯手裡。
好在有著田院士和數學年刊主編推薦,論文應該能提前進入匿名評審流程,想必審稿週期不會太長時間。
但可以確定的是,當這篇論文正式發表,多尺度解析篩法必然會受到數論學者的追捧。
……
感謝大家的月票支援,還差八十多張破千,明天萬字更新求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