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啊許教授。”
臺上主持人同樣沒有停下,播報燕大出wifi無線定位系統在奧運中起到的作用。
並在許崇興和徐銘他們站到臺上後,邀請張乃同院士作為頒獎嘉賓。
“有請科學院無線通訊研究所張乃同院士,為科技奧運先進集體獎項獲獎人員頒獎。”
張乃同和徐銘等人可以說非常熟悉,再從禮儀人員手中接過獎盃和榮譽證書頒發時,不忘勉勵上兩句,只有到了徐銘這裡成了意外。
“等下先別急著下臺。”
徐銘從張乃同手中接過證書,儘管對這句話感到有些詫異還是點了點頭應聲。
“好的。”
很快領完獎眾人下臺,只剩下徐銘時,主持人未作遲疑繼續往下念稿。
“接下來由張乃同院士,繼續為燕京大學徐銘頒發科技奧運先進個人獎。”
“徐銘在奧運核心場館無線定位中……”
把主持人的話聽進耳中,徐銘頗感意外,沒想到除集體獎外還額外給他頒發了個人獎項,這放在今天的所有獎項中都屬於個例。
念頭正停留在這裡,只見張乃同已經把新的榮譽證書和獎盃遞過來。
“祝賀你。”
“謝謝張院士。”徐銘接過禮貌回應。
張乃同再次開口道:
“這是應得的榮譽,相信你以後會站得更高。”
話落又主動站到側面兩人合影。
隨即當徐銘走下臺時,腦海裡還在想這事,明白或許是因為北斗導航專案才加了這個獎項。
畢竟目前北斗尚未實現全球組網,核心參與人員的身份都是保密狀態。
暫時也就無法參與國家技術獎勵大會評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應當是藉助奧運場館技術,提前先補償他。
當然他並沒去想太多,回到臺下待環節結束,便又積極參與大家的話題。
“晚上我們找個地方慶祝下吧?”
“沒問題。”
“今天太高興了。”
王雯麗主動提議這麼句,接著又看向徐銘,比較好奇的詢問一句。
“徐師兄打算怎麼去花獎金?”
這次科技奧運先進集體獎有五十萬獎金,按照徐銘對專案做出的貢獻分配,自然能夠得到不少的份額,再加上還有一個單獨的個人先進獎。
倒稱得上是筆不小的數字。
尤其對於在校生來講。
徐銘說實話壓根沒怎麼關注過這塊,畢竟他平時在學校裡基本找不到花錢的地方,全部由學校的獎學金買單。
外出參加會議或者科研專案,費用也均能報銷。
上回獲得燕大年度人物學術之星的獎金,到現在都還擱銀行賬戶上躺著。
不過按照他原本打算,要在燕京買房子的話,眼下全加一都是不夠的。
畢竟像燕京大學周邊的房子,哪怕老盤都早就每平米達到一萬多,連郊外最便宜的也超過五千塊,是其他城市以及縣城無法相比的。
特別隨著這次奧運會圓滿成功,整個燕京的房價還會迎來飛漲。
思忖至此他也沒賣關子,隨口如實回答。
“這些獎金可不夠在燕京買房的。”
幾乎是話音落下的瞬間,王雯麗頓時怔住,實在找不到話往下接。
徐銘既然決定以後也留在燕京,努力深耕學術和科研成為頂尖人物,那選擇買房絕對是一件好事。
“要是明年對孿生素數猜想的研究取得進展,拿到國際上的知名數學獎項……”
“獎金應該就夠買房了。”
他正想到這裡,只聽耳旁突然傳來郭昊強的話。
“徐師弟不用太擔心,以你的天賦和成績,博士畢業若選擇留校,大機率會直接聘為副教授,到時候想買房子的話肯定會有很大福利的。”
“說不定直接送你都有可能。”
“咱們學校周邊小區可是被稱作院士樓。”旁邊林偉接過話茬附和句。
徐銘自然知道像導師和許崇興他們這些教授,基本都居住在學校周邊小區。
加上還有不少院士家屬在,自然就被喊作院士樓。
但這和他買房並不衝突,畢竟燕京的房子,肯定越早購買越好。
之後的時間,徐銘他們這些獲獎團隊,又和張院士及奧組委科技部的領導交談,待圓滿結束後方乘車離開。
至於提議的聚餐慶祝,自然也沒有落下,整個飯局氛圍非常和諧歡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晚上還特意往家裡打了個電話。
主動提起這件事。
不然等父母看到報紙報道再詢問,那解釋起來則會麻煩上很多。
——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間流逝。
進入到十二月份天氣漸冷。
數學科學院理教樓相場模型辦公室內,卻響起激動興奮的歡呼聲。
“演算法完成了。”
佟景行站起身振奮不已,邊說邊鼓掌慶賀。
待情緒稍微平靜些,回過神連忙看向身旁徐銘,眼中滿是佩服向其搭話。
“師弟你真厲害。”
“除了成功把深度學習概念,融入到我們的移動網格演算法之外,還在那麼短時間內編寫出完整演算法程式。”
“甚至連求解器都給開發出來。”
自從徐銘構建出相場模型,在演算法上提出融入深度學習概念得到導師認可,便實際參與到佟景行他們負責的演算法開發編寫工作之中。
正常情況下,這項工作需耗費不短的時間,才能讓演算法最佳化到可行的程度。
結果在徐銘手中,卻像是開了加速器似的。
短短几個月便全部完成。
特別親眼見到徐銘敲擊程式碼時的速度後,整個人吃驚的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
連帶其他幾位工程計算學院的人皆是如此。
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數學科學院的博士生,竟在程式設計演算法上有如此高的理解和水平。
怎麼看當初都不應該被安排去構建新的相場模型。
“大家既然都是相場模型課題組員,互相幫助加快課題進度是應該的。”
徐銘聞言嘴角浮現著淡笑回答。
他雖參與了相場模型演算法和求解器開發,資訊學科所獲得的經驗值卻也追趕上數學。
同時對深度學習概念,又有不少新理解。
張魯平看到徐銘深度學習概念的潛在價值後,這段時間沒少關注演算法進度,今天自然是親眼見證演算法完成。
饒是他快年過半百的年齡,依舊難掩此刻激動。
當即便拍板做出決定。
“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我們的相場模型是騾子是馬總要牽出去溜溜。”
“接下來都做好準備。”
“我立刻聯絡航發方面儘快展開工業驗證。”
不管引入應力能耦合項構建出新的相場模型,還是融合深度學習概念開發的演算法求解器,都需要經過工業驗證才能知道最終效果。
成則皆大歡喜正式結題,失敗則前期心血付諸東流。
所以這稱得上非常大的考驗。
但反觀呂昂和杜翰文甚至林偉他們,則是信心滿滿對此事非常期待。
不過與其說是對課題有把握,準確講單純信任徐銘。
誰讓徐銘同時參與了模型構建和演算法開發。
“放心吧導師,咱們肯定能驗證成功。”
“我相信徐師弟的判斷。”
“終於等到這一天,不知道能不能打破學校的記錄。”
最終趁著鬥志昂揚的勁頭,大家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做最後的最佳化,迎接即將到來的工業驗證審判。
12月18日,週四,航發集團渦輪葉片實驗室。
上午許崇興帶著課題組成員,順利來到這裡,並和工程師楊啟航進行對接。
“張教授。”
“你的相場模型確定能預測渦輪葉片微裂紋,大幅度提升葉片的壽命?”
“這好像還沒過去多長時間吧?”
楊啟航約摸四十歲左右,作為高階工程師,已然在集團待了近十年,主要負責航空發動機研發,因渦輪葉片長期依賴海外進口不利於國產化,在上面牽線下聯合燕京大學數學系工程計算院組建課題。
他對於張魯平的相場模型理論自然研究過,相比傳統方法能精準預測高溫合金微裂紋。
能大幅度縮短研發週期,節省科研經費。
然剛過去短短數月的時間,現在告訴他課題已進入到工業驗證階段。
著實太過令人吃驚。
別說在國內,哪怕他海外留學的時候,都沒有見過哪個課題專案進展能如此迅速。
以至於他不得不表示懷疑。
“放心吧楊工,沒有一定的把握,我們可不會專門花時間來開展工業級驗證。”張魯平接過楊啟航的話寬慰。
而在這種情況下,楊啟航只得進行配合。
“那好吧。”
嘆口氣丟出這幾個字,隨即領著眾人,來到實驗室的系統控制室。
張魯平這時也不再耽擱時間,當即著手吩咐起來。
“徐銘。”
“你先和小佟把我們的演算法求解器程式碼,嵌入到航發設計平臺。”
“好的導師。”徐銘聞言點點頭到電腦旁坐下。
待所有工作準備就緒,便開始進行渦輪葉片高溫合金的微裂紋預測。
其中預測的兩項重要指標,包括裂紋萌生時間,以及裂紋長度。
航發集團的傳統方法預測,基本上和實際數值相差百分之五十以上,顯然沒有辦法將其具體應用,目前只能把希望寄託在相場模型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往往裂紋萌生時間,基本上都超過兩百個小時。
因此整個驗證週期要長達十天左右。
楊啟航雖對張魯平團隊,僅用幾個月完成的相場模型持有懷疑態度,不認為會有什麼令人驚喜的表現。
但在驗證階段內,卻幾乎每天都待在實驗室,對最終的結果仍感好奇。
轉眼來到月底,當實驗值出爐,楊啟航更是第一個和早就解出的相場模型預測數值進行對比。
然看到報告檔案上的幾組資料後,表情瞬間便僵硬在臉上完全怔住。
瞳孔驟縮。
約摸愣上十多秒,才算是回過神來。
嘴中忍不住低喃的同時,臉龐隨之被欣喜取代。
“相場模型預測裂紋萌生時間207個小時,最終實驗值為203個小時。”
“預測裂紋長度58μm,實驗值60μm。”
“這……”
站在旁邊的張魯平和徐銘等課題組成員,儘管還沒有看到實驗值報告檔案,卻也能從楊啟航的表現中清楚相場模型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