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霸過於自律

第117章 全員驚歎,你知道在說什麼嗎

對於國內數學界而言,這是首次有年輕學者,在國際舞臺上取得佳績。

被世界頂尖數論專家認可。

加上海外不少新聞報道,很快便傳回國內,引起民眾的熱議。

正值暑假燕大未名社群論壇,雖人流量減少。

但天涯社群等平臺,卻能看到大量帖子,基本全是對徐銘這次表現討論。

話語中滿是驕傲自豪。

“有沒有人關注這次的國際數論會議,海外媒體難得報道了燕京大學的徐銘,還評價為來自東方的數學新星。”

“青年報剛才也發文稱讚了,確實有排面。”

“聽說陶哲軒和伊萬尼克這些頂尖學者,都對徐銘的報告內容表示認可。”

“感覺只要徐銘在數論領域走下去,應該能像陶哲軒那樣三十歲拿到菲爾茲獎,到時候國內在菲爾茲數學獎項上便不是零記錄。”

“好期待。”

“論國內數學界的權威性,果然還是要看燕大。”

“不知道明年的其它數學獎項,以徐銘對數論的貢獻能不能拿到提名?”

……

而就在大家踴躍跟帖發表看法時,很快一個新的帖子被快速頂了上來。

“剛在外網看到有媒體透露,徐銘和陶哲軒好像都各自把後續目標放在了孿生素數猜想上面,你們說誰會先有突破性的進展?”

針對兩個都有著數學界莫扎特之稱的學者,他們之間出現學術競爭話題。

毫無疑問會吸引很多目光。

這不。

短短二十來分鐘的時間,便成為熱度最高的帖子。

跟帖數量坐火箭似上漲。

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從各方面去分析給出猜測。

“我偏向於陶哲軒,他應該早就接觸孿生素數,況且人家還菲爾茲獎獲得者。”

“徐銘構建的多尺度解析篩法,可是證明了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在孿生素數上應該也能具有優勢。”

“孿生素數被提出來已經一百多年,是希爾伯特問題中的第8個問題,證明難度可不是斐波那契數無窮效能夠相提並論,就算誰都沒有進展都屬於正常的事情。”

“這個還真不好說,但我肯定希望徐銘能解決。”

“別說他們兩人研究孿生素數,因為這次數論領域帶來的熱度,連我們金陵大學數學系都成立了相關課題。”

“只能講多尺度解析篩法,給大家解決數論界中的經典問題帶來了新方向,可能否走到最終尚且未知。”

與此同時。

東坪一高某班級聊天群內。

上條訊息還是一週之前的企鵝群,突然有人甩出張國際數論會議現場截圖。

其內容正是徐銘站在講臺上,進行三十五分鐘報告。

並緊隨其後附上文字資訊表示疑問。

“這人應該是咱們班徐銘吧,我記得他高考填的燕京大學數學系,怎麼突然跑到了徳國波恩大學?”

大多數人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學或社會,建立完新的社交圈子,基本上會隨時間推移逐漸遠離高中圈子,加上每年又都是相熟的小團體聚會,自然不會特別去關注班上某個同學的情況。

以至於偶然刷到新聞,都不太敢相信。

李文輝暑假並未選擇回家,而是經學長介紹在學校附近找了份兼職。

晚上忙完返回宿舍開啟電腦,看到高中班級群內其他同學的留言,腦海中同樣浮現出一個問號?

“這是徐銘?”

他承認徐銘數學成績優秀,高考更是以近乎滿分的理科狀元成績進入燕大。

但眼下大家都剛結束大二生涯,怎麼可能有資格去參加這種國際會議。

奈何圖片中的身影,確實是徐銘無疑。

正當他感到比較困惑,冒泡詢問群內其他人,突然有條長訊息蹦出來。

賬號剛好是徐銘的同桌錢宏。

“班長還不知道啊,徐銘大一都發表兩篇論文,早就提前本科畢業獲得院裡直博名額,這次是被國際數論會議組委會邀請過去報告的。”

“不知道的可以看下青年報的最新報道。”

錢宏過年時還和徐銘聚過,加上有時會聊天,自然對相關情況瞭解些。

也幾乎是這條訊息發出之後,很快便炸出來不少潛水的同學。

都被這個訊息驚訝的不行。

“臥槽。”

“銘哥這麼牛啊?”

“竟大一就發表論文了嗎,未免太過變態。”

“真給咱東坪一高爭光。”

“徐銘確實強。”

甚至連楊慧娟以及陳璐,都發了個表情湊熱鬧,為徐銘取得的成績高興。

李文輝滑動滑鼠,把大家的訊息看完,然後又連忙切到瀏覽器搜尋相關新聞報道。

很快便看見那篇,來自東方的數學新星專題報道。

儘管事實擺在眼前,他依舊不太敢相信,約摸怔了片刻神才恢復清醒。

“原來高中才是我距離徐銘最近的時候……”

高中階段自己作為班長,成績雖被徐銘超過,但無非是分數上的差距。

可現在怎麼看,兩人都早不在同個層次。

別說是背影,他現在連徐銘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最終獨自唏噓半分鐘,默默關掉班級群和網頁,整個人的心情頗為複雜。

……

徐銘並沒有去關注班級群發生的事,他和田綱院士順利回到燕京後,第二天早上便前往理教樓導師的辦公室。

向其告知這幾天在波恩大學參加會議的情況。

張魯平人雖在燕京,卻也時刻關注著波恩大學,再次見到徐銘毫不吝嗇自己的稱讚。

“這次表現不錯。”

“現在全球數論領域學者,恐怕都知道你了。”

“確實有不小的收穫。”徐銘被導師熱情招呼著在辦公室沙發坐下回答。

張魯平則遞過來一杯水,主動提起另外一件事。

“聽說你準備研究孿生素數?”

“有這個打算。”徐銘連忙接過點頭確定。

話音才剛落下,緊隨其後又開口詳細解釋其中原因。

“除了本次數論會議外,我還有幸參加了伊萬尼克教授主持的晚間討論會,在與陶哲軒教授交流之後,對多尺度解析篩法的最佳化有不少新想法。”

“便想著把孿生素數當做自己的博士課題研究。”

提起這件事他還有些無奈,不知哪位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透露他和陶哲軒都在研究孿生素數的事。

以至於報道後,愣是傳成他和陶哲軒,在數論領域進行學術競爭。

張魯平顯然也看到過這個訊息,聞言嘴角上揚浮現著笑容接過話茬補充。

“你的多尺度解析篩法有著很大的潛力,是將來能否拿到菲爾茲獎的關鍵。”

“確實應該深入研究。”

“到時候直接遞交課題報告就行,院裡會給你批研究經費以及辦公房間。”

在處理完這件事後,他突然想到什麼,再次丟擲一個新的話題。

“對了。”

“暑假結束我這裡有個新課題,是關於應用數學相場模型的研究。”

“涉及到材料的多尺度建模。”

“相場模型?”徐銘聞言頓時心中一動。

說起來他還沒有參與過,自家導師負責的課題專案。

主要他取得的數論成果屬於理論數學,和導師主要研究的應用數學有所不同,但透過之前的一定測試,除研發新的數學工具推動學科發展,參與應用數學課題同樣能獲得大量的學科經驗值。

畢竟應用數學可是能涉及到多個領域。

於是產生興趣之下,接下來便和導師,針對相場模型展開深入討論。

差不多過去快半個小時的時間,才總算了解清楚。

所謂相場模型,主要用於模擬金屬材料的晶體生長和缺陷演化。

能夠幫助相關材料更好的設計。

在工程層面替代高成本試錯實驗,可以大幅度縮短材料研發週期。

毫無疑問是應用數學最直觀的價值體現。

另外涉及到多尺度演算法,剛好是他擅長的領域,說不定期間還能更好的發散思維。

誕生出最佳化多尺度解析篩法的靈感。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銘便不再遲疑,當即開口把這件事答應下來。

“我沒問題導師。”

“那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