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銘立刻停下手上動作,將注意力沉浸到面板,檢視起物理學科升級後變化。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物理]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4點。】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物理]等級提升至lv2】
【你獲得詞條——[模型解構]】
【詞條:模型解構】
【效果:你的解構能力大幅度提升,能輕鬆把複雜系統問題分解為更簡單的模型。】
“終於把物理學科提升到了2級。”
心中暗自欣喜的同時,伴隨資訊映入眼簾,眼睛不由越來越亮。
模型解構相當於將複雜問題簡單化,揭示內在結構和執行規律。
無論在物理還是數學中,能有重要作用。
這讓他很快想到,方才完成的那道熱力學物理題。
如果使用模型解構分析題目,可以很容易透過拆解問題結構,將高階問題轉化為低階可解模組,建立不同領域的等價關係。
即使尚未掌握實變函式機率論等,照樣能較為迅速的列出證明過程。
畢竟不同的數學分支,都有著深層聯絡。
思維快速運轉下,他又檢視起物理學科經驗值。
——
【物理:lv2(2/1000)】
“接下來要全力學習數學,爭取早日把數學學科提升到3級才行。”
數學作為其他學科的基礎,如果不先升到3級,那麼其餘學科就會受到限制。
自顧自低喃這麼句,對後續的學習安排,很快腦海中便生成出規劃。
待從教室出來,和舍友一起前往學五食堂吃飯。
晚上他便又來到理科樓四樓討論室,和自己的學習小組成員嚴偉豪高科他們,繼續研究複變函式問題。
就這樣。
接下來的一個月。
徐銘在學習小組的時間明顯增加,除此之外還會主動前往張教授辦公室,向張魯平或者劉新傑請教,複變函式以及抽象代數等相關問題。
加上模型解構能力的提升,面對那些複雜數學定理的時候可以輕鬆拆解。
透過推導低階模組揭示背後數學結構,從而快速掌握並能靈活應用。
以至於到月底的時候,抽象代數都快學完。
僅剩下機率論,和應用數學核心的工具數理統計。
這點也正是燕大數院的傳統,新生剛入校,並不會進行專業分流。
需等大二結束後,才會選擇專業。
他本就在資訊程式設計演算法,有著得天獨厚條件,可以像面對中文外語一樣,快速理解熟悉程式碼,自然要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按照這種效率,恐怕到時候等期中考試結束,完全能直接跟著大三年級聽課了。
而對此嚴偉豪和高科的感受,無疑是最深的。
每天親眼目睹,徐銘那種恐怖的速度,眼睜睜看著大二階段內容被其逐漸掌握。
且知識之紮實,連他們都自愧不如。
沒有絲毫虛浮不堪。
尤其想到這學期都還沒過半,學習小組裡的三個人已經快能討論實變函式,頓感到有種無形的壓力,甚至有時都自我懷疑讓徐銘加入進來是否正確。
原本計劃著,以徐銘大一新生的身份,根本承受不住他們小組的學習強度。
應該用不了多久,就會像那位老組員一樣,自己主動退出學習小組。
結果才一個月的時間,反倒是他們快先扛不住了。
當時間很快進入十一月份,天氣逐漸涼爽,連宿舍也成為舒適的學習環境。
距離期中考試終於不剩下幾天。
另外值得一提,期間徐銘也登入過幾次郵箱,以及投稿的期刊網站。
雖論文尚未過稿,卻收到對岸發來版權授權協議書。
在簽署將電子檔回寄後,論文成功透過期刊技術編輯的格式審查,進入到專業學術編輯的電腦中,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很快就能完成稽核。
……
11月8日,週三。
晚上理科樓討論室。
徐銘拿著教材和習題講義以及水壺,推門進去後發現嚴偉豪和高科已經在備考。
在進入大三,課程安排不會太緊密。
因此他們有更多時間在討論室,並將這間長期預約了下來。
裡面堆積的作業本和習題庫,便是最好證明。
“學弟今天來的挺早,還是準備繼續研究抽象代數?”
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彼此之間早就熟悉,嚴偉豪注意到徐銘的身影,臉上帶著笑容率先開口,話音落下未做停頓又繼續補充句。
“我剛好從一個學長那裡,弄到一套早年留下來的抽象代數講義,對你鞏固理論應該會有不小幫助。”
“謝謝嚴學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