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從獨孤九劍開始!

第53章 重陽遺刻

漆黑的洞口如擇人而噬的巨獸之口,幽邃無聲。

葉昀沒有急著下去,從行囊裡取出一個小小的火摺子點燃,隨手丟了進去。

火苗落入黑暗中並未熄滅,靜靜地燃燒著,驅散了一隅黑暗。

“空氣沒問題。”

確認了這一點,葉昀將行囊重新背好。

雙手在洞口邊緣一撐,身形便輕盈地落入密室之中。

雙腳落地,他未急於探查,而是從懷中取出一根手指長短、蠟封的細棍。

擰開封蠟,對著空氣輕輕一甩。

一團柔和卻明亮的白光瞬間綻放,將整個密室的輪廓清晰地勾勒出來。

這用白磷等物特製的照明棒,亮度遠超火把,且無煙無味,是探幽入秘的利器。

亮光下,密室的全貌展現在葉昀眼前。

這房間的構造極為奇怪,前窄後寬,呈不規則的梯形。

東牆砌成半圓,西邊卻收束成一個尖銳的三角,角落裡擺放著一個佈滿灰塵的黃色蒲團。

應是當年主人打坐練功的地方。

葉昀的目光掃過一切,最終牢牢定格在正北方的石壁之上。

那裡,懸掛著一幅早已泛黃的古畫。

畫卷材質是上好的蜀錦,歷經百年,竟儲存得異常完好。

畫中之人,是一位身穿素色道袍的男子。

他沒有盤膝打坐,也未持劍而立,只是靜坐於青石。

目光遙望著畫卷之外,眼神深邃,彷彿能穿透數百年光陰,與此刻的葉昀對視。

中神通,王重陽?

葉昀的心神,瞬間被畫中人那雙眼睛給吸了進去。

那是怎樣一雙複雜的眼眸!

初看平靜如潭,不起波瀾。

細看之下,才發現那平靜之下,是燃盡天下烽火的疲憊,是勘破紅塵愛恨的悵惘。

可在這疲憊與悵惘的最深處,又偏偏藏著一絲怎麼也抹不去的傲然與不甘。

畫師的筆觸神乎其技,竟將如此矛盾複雜的情緒,盡數鎖在這方寸之間。

畫中人面容輪廓分明,鼻樑高挺,雙唇緊抿,透著不怒自威的宗師氣度。

下頜那縷打理得一絲不苟的山羊鬍,更添了幾分仙風道骨。

葉昀的目光從畫像移向旁邊的石壁,那裡用利器刻著一行行龍飛鳳舞、力透石壁的詩句。

字跡狂放不羈,充滿了壓抑不住的悲憤與深情。

“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佐漢開鴻舉,屹然天一柱……”

詩句末尾,沒有署名,只有一個孤零零的落款——“重陽子”。

看著這行詩,再看畫中人那雙複雜的眼睛,葉昀心中豁然開朗。

王重陽早年亦是抗金義士,奈何壯志未酬,心灰意冷,方才出家創立全真教。

這首詩,借張良典故,抒發的正是他自己空有匡扶天下之志,卻報國無門的悲憤。

難怪他眼中有那般複雜的情緒。

“原來如此……”

葉昀喃喃自語,收斂心神,整理衣冠,對著王重陽的畫像,恭敬地行了一個道家稽首禮。

“華山派後學末進葉昀,拜見重陽祖師。”

禮畢,他才走上前,小心翼翼地將畫卷挪開。

畫卷背後,整片石壁上,密密麻麻地刻滿了蠅頭小楷!

《全真大道歌》、《金雁功》、《全真心法》、《全真劍法》……

而在這些功法的最上方,也就是密室的穹頂處,赫然刻著部分《九陰真經》總綱!

葉昀長長吐出一口氣。

終於找到了。

他抬起頭,仔細研讀石壁上的內容,很快發現,這裡的《九陰真經》並非全本。

沒有最核心的練氣法門,只有《易筋鍛骨篇》、《閉氣秘訣》

《攝心大法》、《螺旋九影》、《蛇行狸翻》以及《九陰療傷篇》這幾樣絕技。

想來也是,王重陽當年雖贏了真經,卻立誓不練。

他將這些刻在此處,恐怕是為後人留下一份念想。

或者說,是留給那個他心中有愧的女子一份補償。

葉昀沒有急著去記,而是再次對著王重陽的畫像,深深一揖。

無論如何,這份恩情,他領了。

他伸出手,輕輕按在冰冷的石壁上。

心念一動,石壁上所有的圖文經義,瞬間化作龐大的資訊洪流。

被他完整地“複製”下來,在腦海中分門別類,整理得井井有條。

做完這一切,葉昀才開始真正消化這些收穫。

《全真心法》,他只看了一眼,便覺平平無奇。

其核心理念與華山派的《混元功》異曲同工。

都是求一個“穩”字,打根基用的,對他而言已無大用。

他真正的興趣,在那篇《全真大道歌》上。

初看之下,通篇都是“清心寡慾”、“性命雙修”之類的道家哲理,枯燥無比。

但以葉昀的悟性,很快便沉浸其中,越看越是心驚。

這《全真大道歌》裡,幾乎沒有任何具體的內力搬運法門或招式。

它通篇講述的,是一種世界觀,是一種武學至理!

“入門門檻極低,可最終成就的上限卻高得嚇人。

修行途中不會有任何瓶頸,只要能勘破玄機,再活得夠久,成就不可限量……”

葉昀腦中靈光一閃,瞬間想通了許多事。

“難怪全真七子個個武功不弱,卻無一人能及王重陽的高度。

他們都只學了《全真心法》的‘術’,卻未能勘破這《大道歌》裡的‘道’!”

甚至,他還想到了原著中一個有趣的細節。

郭靖後來九陰真經的內力都練到頭了,可他的全真內功卻還在一直增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