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從儺戲班子開始

第2章 死路

見到自己徒弟心不在焉,呆呆傻傻的樣子,吳金剛保有些動怒,恨鐵不成鋼。

他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腰上的鞭子,眼神不善的看著自己的弟子。

見狀,吳峰立刻反應過來。

先不管其它的事情。

好漢不吃眼前虧。

先答應了他就是。

說歸說,做歸做。

先搞清楚怎麼回事才好。

所以他立刻信誓旦旦的說道:“好叫師父放心,我一定將咱的這手藝傳下去!回到縣城,我一定娶妻生子,多多的壯大咱們的傳承!叫這周圍的人,都知道我們吳家的儺戲,就是正統的傳承!

也叫咱們班子的名字,名揚四方。”

見到吳峰信誓旦旦的樣子,吳金剛保這才放心的點了點頭,將要取鞭子的手收了回去,一言不發的拉著騾子走在前面為眾人開路。

吳峰鬆了一口氣。

從童子和以前吳峰殘留下來的本能來看,吳金剛保,他是真用鞭子抽人啊。

現在無須擔心吳金剛保翻臉抽人,吳峰則是再度腦洞大開,開始努力回想這位“被穿越者”的記憶!

很快,吳峰捋清楚了事情的經過。

捋清楚之後,吳峰身上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壞,壞,壞!

這次是真要出事了!

兄弟呢?

兄弟救一下啊!

他總算是知道為什麼走在路上,吳金剛保要說出這種類似於“遺言”的話語了。

因為他們這一趟去的地方,有去無回啊!

說起來這個。

還是要從當今這世道說起來。

就是現今這世道,因為“妖詭之事”,所以不甚太平。故而將這世道大致的分,其實可以分為“王化外”和“王化內”。

這個“王化”,其實就是皇帝統治的範圍,在這範圍之內部,縣城有土地城隍,府裡有佛寺,道觀,還有更大的神殿,這些東西保護著城池之中的百姓,護其安危。

也因此,所有居住在了城池之中的人,幾乎都不可流動。

想要出城,入城,甚至出遠門,都需要路引為證!

而這路引,是由里長、鄉老申理之後,由縣裡的老爺批覆,有了路引,方才能夠出門!

他們這一趟行,也是如此,差不多要服徭役一個月。

不止是有路引,還有徭役憑證。

但是路引是路引,路引並非戶籍。

有了路引,出門還要回來。

沒有戶籍,不可久居城中。

所以也就是說,在這裡,鄉里人就是鄉里人,縣裡人就是縣裡人!

本鄉之人不可去外村,本縣之人不可去外縣。

就是連同等置換都不可。

更遑論想去更加安全的府裡,乃至於想要去京城?

不可能的。

下輩子罷。

哦,對了,下輩子可能也不行。

沒有戶籍被抓到,是要挨板子,服苦役,故而有一件事情鐵板釘釘的放在吳峰面前,那就是想要享受大城的安逸,沒戶籍?絕不可能!

就像吳金剛保。

他用半輩子的積蓄,給吳峰辦了一個縣裡的戶籍,就已經空了口袋。

結果剛剛辦好了戶籍,還不等將自己的徒弟送到了縣裡,給自己徒弟找一個老婆,徭役就下來了!

吳金剛保一看,這一番的徭役,簡直是要了人命了!

蓋因這一次他們要去的地方,叫做義真村。

也可以叫做歸真村!

說到歸真村,就說要說到所謂的“王化”外了!

“王化”之外,也就是化外之地!

歸真,其實便是歸順了朝廷的“土人”——朝廷不論他們原先各自叫甚麼,反正歸順朝廷之後,統一叫做“土人”。

歸土的地方,也會設定鄉,縣,用以治理。

不過歸土地方的縣令,其實還是以前的族長,不過改了名字,現今該叫“縣令”罷了。

旁人叫其“土縣令”。

這些官員,也就是“土官”。

義真村就在“土縣令”的歸屬之下,在蟒巫山下。

山上是土司的地盤。

山下是“土縣令”的管轄範圍。

但是實際上,土縣令也對於這裡,也沒什麼管轄掌握的手段。

故而義真村,幾乎屬於三不管地帶。

這個地方,民風彪悍,土官兇戾,不服朝廷,巫鬼橫行。

他們這些外人去了義真村,就屬於獵物。

那裡也沒有供奉城隍,反而是供奉了“山裡的神”。

就算是本地的“驅鬼班子”,也不會過去。

相隔十里,民俗民風都有變化。

更何況相隔兩座山呢?

他們這些人過去做驅鬼驅邪的行當。不管怎麼做,都是不但無功,反而有禍。

那裡自己就有“巫師”。

足以自給自足。

但是這一次,縣裡就要他們去“蟒巫山”下的義真村服了徭役。此事處處透露出來了詭譎的蹊蹺,不合理便是妖。

吳金剛保對此,多方上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