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做法,更能彰顯權威。
順手捏死一隻姓陳的嘍囉,就當出了口氣。
張教諭神色有些複雜:“陳晉,若我還年輕,或許能幫你爭一爭。但如今已垂垂老矣,一家老小俱在,早沒了那份銳氣,實在愛莫能助。”
陳晉沉聲道:“教諭大人,你能跟我說這些話,我已頗為感激。”
張教諭微微頜首:“上次我看過你最新寫出的文章,氣象一新,當有前途,本不該埋沒。只是形勢比人強,我覺得你不妨暫時忍耐,可以選擇外出遊學,最好進入書院求學。像趙縣尊這般人物,不可能一直待在此地,三年任期一到,自然便升遷走了。到了那時,你自可出頭,再到州城赴考不遲。”
陳晉一拱手:“多謝教諭大人點撥,我明白了。”
大踏步離去。
目送其背影,張教諭默然不語。
他今天跟陳晉說那麼多,已然有點推心置腹的意味,不僅僅是惜才,更是因為高州陳氏的存在,權當賣個人情。
如果陳晉連秀才都考不中,受困於鄉野之地,那自然不值一提。可如今他已經考了出來,頭角嶄露,就是另一番景象。
一位新晉秀才,雖然份量一般,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會進入到高州陳氏的考察範圍之內。
這畢竟也是功名,踏入士的階層了,並且還有上升的空間。
而趙縣令那邊,即使實力再強,也是過江龍,遲早會離開的。
回到劍鋪,進入後院,陳晉只感到一陣憋屈與憤怒,彷彿被一塊巨石壓著。
自從學劍練氣,他恍若脫胎換骨,尤其是氣質方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淡定從容來。
用石奇峰的話說,宛若“仙風道骨”。
這當然是誇大其詞,陳晉也不會因此而自滿自傲。一直以來,每天堅持練劍,練氣,不曾有絲毫懈怠。
一點點地提升自家實力,方為根本。
在別人看來,陳晉敢於殺官,簡直膽大包天。可日常行事,他其實謹慎小心得很。
血濺五步,都是被人逼的。
為什麼總有人喜歡咄咄逼人呢?
是不是這樣,就能彰顯自己厲害了?
但兔子急了也會咬人。
於是開啟劍匣,手持重劍,開始在空地上揮舞。
他越舞越急,劍風席捲,吹落附近的樹葉。
樹葉飄忽而柔軟,軌跡難以捉摸,然而劍鋒所向,必有樹葉被刺穿,極為準確。
此時此刻,重劍在手,陳晉施展而出的卻是《黃庭養吾劍》的後四式。
不管是挑劍式,還是刺劍式,皆信手拈來。
這正是舉重若輕的境界!
一套劍法練下來,滿地被刺穿的落葉。
他吐一口氣,胸間塊壘沉積,神態恢復如常;當喜怒隱匿起來,殺心已起……
終於有書友發表劇情意見了,挺好。
不過南朝解釋一下,趙縣令以勢奪財,以權殺人是常規操作,和粗糙不沾邊。
莫說古代社會,便是今時今日,吃相比小說情節更難看的事例比比皆是,這還是報道出來的,隱藏在水底下的就不用說了。
可能有些讀者覺得這個情節有點打壓重要配角了,感到不舒服不喜歡了吧。
但主線都是一路鋪墊過來的。
本書寫法偏慢,前期沒有那麼多裝比打臉的路數,所以成績不好,沒辦法,因為這本想要寫得豐滿一些,更要寫長一些,世界觀也在一點點展開。
但南朝寫了那麼多本書,從未曾寫過噁心人的情節,這點儘管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