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功這麼有用?”
很快,陳源知道了來龍去脈,頗有幾分意動。
至於功法來源,倒沒有多問。
今時不同往日,現如今石奇峰都跟隨在陳晉身邊,甘願當個車伕。那陳晉能學武,學養生功,又有什麼稀奇的?
這是好事。
只要是好的事情,人們總能更容易地相信和接受。
陳晉解釋道:“此門功夫有一定門檻,並非人人能學,若是學岔了,反會損傷臟腑。”
對此陳源並不在意,只要自家兒子能學能練就好。
最關鍵的,是能讓陳志重振雄風,給家裡開枝散葉,那就足夠了。
當下趕緊讓陳志帶著蘇素去看大夫,以確認無誤。
此番考過院試,錄取生員功名,陳晉不急著回城,而是選擇留在鄉上,準備修整一段時日。
因此吃過飯後,石奇峰便獨自回城,而馬車則留了下來,到時候陳晉要回城了,可以直接坐車走。
天漸暮晚,陳晉收拾完畢,揹負書笈,手抱劍匣,便要出門,上山,住回草堂那裡去。
荒山上的草堂仍在,平時鎖住,間或陳志會上山巡視照看一二。
陳源問道:“小郎,你又去山上住啊,是不是嫌家裡吵鬧了?”
陳晉笑道:“我並非嫌家裡吵鬧,而是覺得山上是我的福地,所以要到那兒讀書。”
陳源挽留道:“那也不用那麼急呀,不妨在家裡住上幾天,等親朋好友前來恭賀完再說。”
陳晉看著他,慢慢道:“大伯,我今年三十歲了。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陳源一個激靈,忙問:“你的意思,今年接下來,就要去考八月份的鄉試?趕得及嗎?”
陳晉態度堅決:“事在人為。否則的話,錯過今年,又得等上三年。”
陳源雙眼放光:“有志氣!大伯支援你,你想要做什麼,儘管去做吧。需要錢的話,就算家裡砸鍋賣鐵,也會給你湊齊。”
鄉試三年一屆,考期定在八月上旬,考場就不再是縣城了,而在州城貢院。
從縣城去往州城,路途漫漫,路費本身就是一筆不小的消耗。
若是以前,籌措差旅飲食等費用,就十分令人頭疼,得接受鄉紳土豪的程儀支援才行。一些窮秀才,更要舉家借錢,到處負債,才能去考。
這般情況下,考得上則前程似錦;落榜的話,一輩子都無法再翻身。
如今有青山劍鋪的進項,錢的方面,陳晉無需擔憂。
自家侄子有信心去考鄉試,陳源當然無條件支援。
在他看來,第一次大膽去考,權當蹚個深淺,積攢經驗。
萬一真得考上,可就祖墳冒煙,發達了。
真正的鯉魚躍龍門!
相比之下,其他任何的事務都應該撇開來,不得有任何的干擾。
而今陳晉又學了本事手段,獨居荒山毫無問題。
“小郎,日常三餐我會叫志兒給你送去,想吃什麼儘管說。”
“好的。”
陳晉又與陳楊氏,陳敏等人告別,邁步出門而去。
目送其背影,陳源感嘆道:“說幹就幹,絕不拖泥帶水,這才是辦大事的人。有小郎在,吾家當興。”
出門後,陳晉微一沉吟,記起一件事來。沒有急著出村,而是繞路去私塾那邊。
在經過一口池塘邊上時,忽而見到有個人影杵立在一棵柳樹之下,身形單薄,一頭白髮隨風飄蕩開來,遮掩得面目有些模糊不清。
陳晉卻一下子認出來了:“老師,你怎在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