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每天的練氣功夫都放到了夜裡,當夜深人靜時,最為適合。
隨著突破,進入第二境後,《六氣正位法》每天可以運轉兩遍了。
多了一遍,功效倍增,修行的效率大有提升。
只無奈受限於吃食方面的制約,經常練完一遍後,腹中便空空如也,無精可煉了。
完全跟不上。
目前狀況,不但需要大量的錢財,更需要精良的藥膳配方等,才能跟上修行的節奏。
否則的話,只能裹足不前,乾著急。
透過六大爺陳壽年的介紹,陳晉意識到重返祖地,迴歸陳氏本家乃是最佳出路。
高州陳氏,天下八大名門之一。
對此並不陌生,因為從小到大,他便被家中長輩灌輸了要考取功名,要認祖歸宗的思想意念。
只是以前,對於“高州陳氏”四個字,主要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印象,非常大,非常宏偉,但缺乏細節認識,反而顯得模糊不清。
直到修行之後,直到見識過趙縣令的威風,陳晉才切身體會到“名門”二字的份量。
自己想要進步,想要躍上更高的臺階,就得回去藉助本家的資源力量。
這沒什麼好避忌和清高的。
而且對於陳壽年的觀感不錯,絕非那種倚老賣老,頤指氣使的老一輩。
但要認祖歸宗,重登族譜,亦非易事。
擺在眼前的路,就是鄉試中舉,考到舉人功名。
為此,他憤然反抗趙縣令的打壓,出走茂縣,前往州城赴考。
這談不上不歸路,而是一條匹夫之路。
匹夫之勇,以一換一,何懼之有?
今晚做完功課後,卻有一股倦意湧上心頭,顯得反常,要知道以往練氣,都是恢復精神的。
由此可知,遭遇鬼蜮的事對陳晉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這種影響主要在神魄方面。
像他這般開了竅的修行者,開發出靈視之力,等於多了一隻“眼睛”。
這當然是好事,卻也有不小的副作用。
眼睛如窗,當你開啟來去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也會從窗戶進入你的世界。
這是一種相互的關係。
而外面的世界代表神秘和未知,往往充滿了兇險與混亂。
在這個時候,你就得凝聚心神,加固信念,才能抵禦住外來的衝擊。
否則的話,外部衝擊如同洪水猛獸,會把你沖垮,你不再是你,而變成了另外的東西。
因此一直以來,陳晉對於靈視功能的應用頗為小心,謹記聖賢所言“非禮莫視,非禮莫聽”。
“禮”不僅指“禮防”,也有“法則”的涵義。
然而出門在外,意外猝不及防,很多時候身不由己,就算不想看,可那些事物總會展現在你的面前,或直觀、或透過聲音動靜、甚至道聽途說的描繪……
人不可能完全與世隔絕,那樣的話,自己也會瘋掉的。
在風雨之中,意識到不對時,陳晉心生警惕,以寶燈為掩護,儘可能地豁免衝擊影響,但驟然之下,終是受到波及。
那處鬼蜮顯然已成氣候。
既然覺得疲倦了,他便和衣而眠,很快睡著。
不知過了多久,恍惚間似有夢境生,右眼眼皮不住地顫動起來……
有書友說態度寫書,不用求支援。但這年頭寫書,不求票是真沒票的呀,我都不敢開單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