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數太低,看來榜單就此止步了,大家都已盡力,無愧於心!感謝。)
對於陳壽年的話,陳晉並不懷疑。
獲得鄉試資格和考場舞弊是兩回事,前者的可操作性頗高。
其實在此之前,陳晉自己便曾想到了幾個法子,比如繞過茂縣去。
他絕不願坐以待斃。
當然,操作性可行不可行,主要看人。
沒甚跟腳人脈的,真得去弄的話,需要大費周折,不得其門而入。
若是陳壽年願意幫忙,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但陳晉知道,人情這種事素有講究,直接問:“需要我做什麼?”
陳壽年目光一閃:“聰明,跟聰明人說話最是痛快。我在張教諭那裡看過你的文章,著實寫得可以。我就想不明白了,為何你會蹉跎多年,直到今年才考取秀才?”
陳晉回答:“或許是之前時運不濟;又或者經歷諸多挫折後,終於開了竅。”
陳壽年看過來,目光炯炯:“你看起來並不像三十歲的人,要年輕得多,也精神得多……不用緊張,我並非刺探你身上的秘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秘密,這不是什麼問題。”
說到這,頓一頓:“問題在於,你有沒有真得準備好了今年八月去考鄉試?且考慮清楚,再來回答。”
“不用考慮,我早已想好。”
陳晉態度堅決,沒有絲毫的猶豫。
陳壽年眉頭一挑:“你要明白,我可以幫你獲取鄉試資格,但進入考場後,就全靠自己的本事了。另外,我也無法為了你而去對付趙縣令,裡面牽涉太多的東西。所以一旦落榜,你將直面對方的怒火和報復,下場將十分悽慘。”
陳晉笑了笑:“但我也有機會榜上有名。”
陳壽年一愣神,隨即讚賞道:“好!真得好久沒有遇到過像你這般果決且有信心的年青人了。”
轉念一想,陳晉其實已經算不上年青,或許正是因為年歲逼迫,因此要孤注一擲,搏一番前程。
要知道科舉功名關乎仕途前程,而仕途官道對於年齡十分敏感,一旦超了年齡,就算具備功名,也難堪大任。
比如陳晉,如果今年不考,等上三年,就差不多三十五歲了。
三年光陰,何其珍貴?
陳壽年對此完全能夠理解,當即道:“既然你已經決定,我便成全你。到時候你自行去往州城考院報名,辦理相關手續即可。”
“多謝老丈了。”
陳晉起身做禮,一絲不苟。
陳壽年呵呵一笑:“我幫你,一是看不得你被趙家小兒欺凌打壓;二是為宗族發掘人才,皆有私心。”
陳晉淡然道:“不藏私心,那都是聖人了。私心本無錯,只要不害人,便為正心。”
陳壽年大笑:“說得好。嘖嘖,我真是越來越欣賞你了。追溯族譜起來,你這一脈,恰是從我這一房分出去的。論起輩分,你應該稱呼我一聲六大爺。”
“六大爺好。”
陳晉毫不含糊。
“孺子可教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