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想到某個話本故事,忍不住問:“公子,你莫不是會點石成金?可千萬不要我拿出去兌換時,突然變成石頭,可就慘了。”
陳晉哈哈一笑:“十足真金,儘管放心。”
石奇峰連忙收起,歡天喜地:“那我就去兌換了。”
出到外面,內心篤定:都能點石成金了,還說不是神仙?
他出門後,撲稜一響,小慈飛回,落在陳晉的肩膀上。
陳晉便問:“你去遊覽州城,觀感如何?”
“大,非常的大!饒是我會飛,也得好久才能繞過一圈。”
小慈張嘴說道:“而且很多地方氣機籠罩,我無法靠近去。特別這裡,陳氏祖地中龍盤虎踞,我就往那邊看了一眼,就感到頭暈目眩,十分厲害。”
陳晉微微頷首,知道它所言不虛。
州城偌大,除開陳氏本家,另有各種勢力存在,稱得上藏龍臥虎。就說城池本身,定然都佈置有陣法加持,使得氣象凜冽。
所以小慈出入之際,都得謹慎小心,切莫被人“降妖除魔”了。
……
陳氏祖地跑馬圈地,有山有水,有牆有門,儼然城中之城。
六房嫡系在祖地中各自盤踞一方,各有發展。但見屋宇連綿,亭臺樓閣林立,其中一座座的舉人牌坊,一座座的進士牌坊,無不彰顯著姓氏的世代榮華,好一番繁盛光景。
陳壽年所在的第六房位於祖地東南方位,相比其他各房,佔地面積要小一圈,規模也略差一籌。
他這一房確實已有衰落的跡象。
兩子一女,女兒與郭氏聯姻,可惜早逝;大兒子陳和明舉人出身,年逾五十,進士已無望,在都察院當御史,正七品的官員;二兒子陳和生四十來歲,連舉人都沒考到,終日寄情山水,吟詩作對,風流自許。
為了維持這個家,陳壽年端是把心操盡。
但人事浮沉,起起落落,很多時候有心無力,難以阻止。
今天,陳壽年從下面縣城趕回來了,風塵僕僕,略作收拾,想起一事,派人把陳方找來,問道:“陳晉可來到州城貢院報考了?”
陳方連忙回答,將事情經過原原本本道出,沒有任何的遮掩修飾。
聽完,陳壽年呵呵一笑,讚許道:“不錯。”
他讚賞的並非因為陳晉透過考驗,而是陳晉能順利抵達州城。
從茂縣到州城,稱得上漫長的旅程,途中自有風霜兇險,更存在另外的意外因素。
陳晉平平安安地來到,本身就能夠說明問題。
當下又問陳方對於陳晉的印象,陳方老老實實地回答了。
陳壽年撫須含笑:“既然如此,老夫不妨好人做到底,再送他一場機緣。”
陳方倒想問是何等機緣,不過心底明白有些事情不該自己過問的。
陳壽年話題一轉:“二爺去哪兒了?”
陳方知道問的是陳和生,忙回答:“二爺早上出門,說是要去舊衣巷看看。”
“嗯?”
陳壽年眉頭一挑,面色不愉,轉念一想,以自家兒子的脾性,卻也做不出什麼事來,便由他去吧。
成績資料雖不好,但這本必要寫一個完整的故事,彌補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