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復哈哈一笑:“陳兄,到了現在,我也不瞞你了。吾六歲習武,曾拜過多位武道名師,學過十八般武器,尤其精通劍法。莫說飛禽走獸,便是有虎狼猛獸來,咱也不懼。一劍斬了,下鍋拔毛煮湯。”
聽到這話,陳晉不禁睜大了眼睛,瞧著王復身材,果然頗為壯碩挺拔,孔武有力的樣子。
至於武功水平高低,沒有施展開來,難以看得分明。
“你不信?”
王復大步去,從轎子內取出一物:長約三尺餘,正是一柄帶鞘劍器。
其劍鞘為真皮製造,包漿煥然;劍柄頗長,上面鑲嵌玉石,熠熠生輝。
“此劍名為‘青雲’,重三斤十二兩,乃用百鍛精鐵鑄造而成,非普通兵器可比。”
他介紹道,伸手拔劍,寒鋒畢露。
陳晉看見,忍不住喝一聲:“好劍!”
王復嘴裡說:“陳兄且讓到一邊去,免得嚇著了你。”
說罷,當即挽個劍花,嗖嗖嗖的,劍招使出,虎虎生風。
他的確是個會用劍的。
下意識地,陳晉立刻把這劍法與《黃庭養吾劍》做個比較,感覺對方的招數頗為花哨繁雜,講究姿態優美,使得破綻顯露……
耍了幾招後,王復以一個漂亮的姿勢收劍歸鞘,笑吟吟道:“陳兄,你看我這劍如何?”
陳晉措詞:“厲害。”
王復神態自矜,心裡想陳晉又不懂劍,自是瞧不出其中精妙之處,再說這個,未免有賣弄之嫌。
其為家中獨子,王父望子成龍,從小傾力培養,要養出個文武雙全的繼承人。
不過王復更喜歡舞刀弄劍,而非舞文弄墨。
這趟上山,有備而來,隨行的就有三輛騾車,十多人手,各種物資工具齊備。
草堂選址在半山坡另一側,與山神廟相排而立,兩者相距有二、三十丈。
距離不遠,但也沒挨著。
其實在鄉下,王家有田產和莊子,但王復不願接受父親安排,聽聞陳晉的事蹟後,於是也要到山上來當“隱士”。
人多好辦事,兩天工夫草堂便建好了,一房一室;松木為柱,茅草覆頂,錯落有致,簡單而結實。
曾幾何時,陳晉夢寐以求的,便是擁有這麼一座草堂,可惜沒有那份人力物力財力,想想而已。
而今在山神廟內住慣,相關想法慢慢淡了。
草堂內不設廚房,皆因一日三餐,俱是由家僕下人送上來。王復身為富家子弟,君子遠庖廚,哪裡會親身去燒水做飯?
說是獨居,但日常需要,都有專人負責解決。
這般悠閒自在的日子,才是陳晉從書上看到的“隱士生活”。
若是之前,心裡不知多羨慕,可如今看著,覺得也就那麼回事。
草堂落成,王覆命人準備了一席豐盛的酒菜,邀請陳晉來會飲。
陳晉自不拒絕,他生活簡樸,沒得趁手的賀禮,乾脆寫了一幅字來,聊表心意。
這一頓酒從暮晚時分,直喝到月上樹頭。
家僕隨從等都讓王復打發下山了,只剩下他和陳晉兩個。
少有機會吃得這麼豐盛,陳晉一點不客氣,開懷暢飲,酒意上頭,有了幾分醺醺然。
忽見王復一拍手,叫道:“美娘,沒有外人在,你可以出來了。”
就聽得一聲嬌笑,那頂一直安靜地停放在小廳邊上的轎子簾布被掀開,走出個身段婀娜多姿的女子來,一步一扭,一步一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