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人間

第26章 26:山神換地,重劍出爐

“爹,小郎叔叔什麼時候回來?”

大塘鄉,陳家。

小女孩陳敏脆生生地問道。

陳志在打水:“我怎知道?你老惦記他幹嘛?”

“上次小郎叔叔說要買糖人給我,可他一走,已經好多天了。”

“他是大人了,大人自有大人的事做,哪能隨便跑來跑去的?”

“哦,這樣。”

陳敏低下頭,感到失望。

陳志並不清楚陳晉在城裡究竟做些什麼,前幾天王復下鄉,帶來報平安的書信,以及許多禮品。其中有吃的,有用的,還有錢。

這無異於雪中送炭,大大改善了家裡的生活。

陳源說,陳晉攀上了高枝,結交了貴人,從此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對此陳志表示懷疑,皆因王復的態度太過於熱情,看上去,倒像是他在主動結交陳晉一樣。

陳源認為這是王復的性情所然,既然禮賢下士,自該表現得慷慨大方。

不管如何,好處是實打實的。

陳源又說,解決了生計問題後,陳晉就不再需要去做什麼事了,安安心心地脫產讀書寫文章。

或許其在城裡,便是與王復一起用功苦讀,備考明年開春後的院試。

大乾考制,童子試前面兩關縣試和府試一年一考,院試則三年兩考。

如果遇上恩科之類,另外增加,並非一成不變。

……

忽地有數人登門來,領頭的赫然是周家的周昌。

在大塘鄉,周家乃最大的鄉紳土豪,家主周懷化擔任里正之職,負責地方各項自治事務,以及徵收稅賦等。

周昌是周里正的弟弟。

這樣的人,平常時候,基本不會登門的。

而只要找上門來,多半不是什麼好事。

陳志心裡一個咯噔,連忙迎上前,堆上笑容:“週二哥,什麼風把您吹來了?”

周昌道:“是這樣的,鄉上要重修社廟了,需要大夥兒捐獻。經過大家的商議,決定每家每戶,按人頭收錢,每人一百文錢。”

所謂“社廟”,便是土地廟,算是公祠。

大塘鄉為多姓混居之地,好幾個姓氏,所以沒有一個統一的宗祠。各家各戶,有條件的,會請人制作神主牌,將先人牌位供在自家裡頭。

例如陳家的正廳上便擺上一方供桌,上面陳列著三面神主牌。一面是曾祖“陳青”,一面是祖父“陳春”,還有一面,則是陳晉的父親“陳陽”。

每逢初一十五,而或到了祭日,家裡人便會給神主牌上香,進行拜祭。

在大乾朝,不管個人,還是宗族,而或官府朝廷,祭祀都是十分講究和莊重的事。

故曰: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祭祀能與軍事戰爭相提並論,重要性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在祭祀方面有著嚴格的規章制度,不可逾越。

《祀禮》雲: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而庶人無廟。

這裡說的“廟”,實則為“家廟”。

整個神道系統,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為“公神”;一類為“私神”。

顧名思義,公神是公共的神祗,像道尊佛祖,武聖財神,乃至於山神土地這些,都隸屬公神範疇。

也就是說祂們的神廟基本都是開放式的,誰都可以進來燒香祭拜,求神拜佛。

私神主要為“祖宗神”。

各家祖宗,各家來祭奠,沒道理張家去拜李家的祖宗,那就亂套了。

又因為姓氏的區別,宗族的分流,以及支脈發展的不同,使得各家祖宗神成分蕪雜,強弱差距很大。

小門小戶的祖宗神怎麼與高門大戶的祖宗神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