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陳志默然了。
大塘鄉為多姓混居之地,大部分的人家,基本都是在那波戰亂時期逃難過來,在此落腳成家的。
人心思舊,總想著落葉歸根。
尤其是重登族譜,認祖歸宗,更成為心中執念,壓過一切。
只是對於形勢式微的旁支別脈而言,想要做到這一步談何容易?
倒不是說只有讀書考功名這一條路,而是相比之下,這一條路是最有希望達成的。成本也相對較低,家族咬咬牙,能夠支撐得起。
陳源嘆口氣,接著道:“而且你要知道,這次打點的錢,基本都是小郎自己出的。”
陳志不說話,他知道這次要花的錢並不止那些,家裡多年的積蓄也一併拿了出來,可以說是孤注一擲。
不過父親所言有理,家族流落在外,叔伯兄弟間若不抱團,四分五裂的話,只會被外人欺負。莫說返回祖地,便是在鄉下都站不住腳。
如果這次事成,陳晉能夠進入衙門辦差,對於家裡自是好事。
他心間仍有不安,忍不住問:“爹,若是對方收了錢,辦不成事,豈非雞飛蛋打?”
陳源呵呵一笑:“不可能的。只要銀子送出去了,那就代表著事成。否則的話,傳揚出去,趙主薄失信,砸了招牌,以後誰還敢找上門來?”
陳志哦了聲,覺得頗有道理。
又等了一陣,雅間門被推開,店小二引著兩人進來。
走在前面的,身穿灰色衣衫,乃是負責牽橋搭線的趙家門子趙老柴。
後面跟著個肥頭大耳的胖子,留兩撇短鬚,模樣富態,正是趙管家趙阿大。
陳源慌忙站起,鞠躬彎腰:“趙老哥,趙管家,你們來了,請坐,請上坐。”
趙管家掃一眼,毫不客氣地坐了上首,趙門子在左側陪坐,陳源坐右邊。
至於陳志,作為小兒輩,他沒得位置。
貴客來到,可以上菜了,一盤盤肉疏菜餚端上,很快擺滿了桌子。
還有一罈好酒。
依照慣例規矩,席間向來不談正事,要等到酒足飯飽之後。
約莫兩刻鐘,差不多吃飽了,又吩咐店小二上茶和點心。
桌上杯盤狼藉,卻還有諸多剩菜,瞧得陳志暗流口水。
縱然是剩的,可對於農家而言,依然是難得一見的美味佳餚。
他本想著等趙管家兩人走後,就能上桌吃一吃,不料趙門子直接叫店小二打包,全部搜刮得乾乾淨淨,湯汁都沒剩下。
端是又吃又拿的。
吃過茶後,趙門子衝陳源打個眼色。
陳源會意,連忙捧出個沉甸甸的包裹,送到趙管家面前:“趙管家,拜託你了。”
趙管家伸手提起包裹,掂了掂分量,笑道:“好說。”
“那何時有準信?”
“且等著,這幾天登門求辦事的人著實太多,大家都得排隊,再一一安排。”
說罷,提起包裹大搖大擺而去。
趙門子趕緊拿著打包好的飯菜跟上。
剩下陳源父子兩個大眼看小眼,陳志瞧見桌上還有茶水,當即整壺對嘴喝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