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

第70章 這火棗似曾相識!(求追讀)

鎮元大仙溫和而道:“你入頓悟,是你的造化,我此番講道非是說給你一人聽,眾多親傳弟子皆在,你要謝就謝自己吧。”

不知道為什麼,曹空總覺得大仙在“親傳弟子皆在”幾字上,是不是頓了那麼一頓。

細思極恐,便不再去想,再度十分有禮的稽首而拜。

鎮元大仙撫須而笑,眼中有著滿意之色,他喜歡有禮數的,只是這滿意之色,還不夠滿意。

繼而又道地仙長生住世,不死人間之理。

“地仙者,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煉形住世而得······”

這顯然是地仙奧秘,鎮元大仙毫不避諱將其道來,曹空也明其意,一則是其本就心胸寬廣樂於傳道,二則不外乎是在暗示他。

不,已經接近明示了,但凡是有些悟性的,聽完之後恐怕都會立即五體投拜。

但曹空沒有,心中清明,面上糊塗,只是一味的如痴如醉的聽道。

嗯,不得不說,曹空不僅在修道上天資非凡,在裝糊塗之道上,也是個中高手。

其實曹空到這一刻,也無所謂了,換句話說,已經放棄掙扎了,做好自己,其餘的交給天命。

他親師父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恆沙數,物隨聲應,有尋聲問感,救苦救難之能。

凡人於危難時,誠心呼喚,天尊都能尋聲赴感,前往解救,更何況他這個弟子。

故曹空有理由相信,天尊肯定知道他在經歷什麼!

鎮元大仙一番講道之後,頓了一頓,聽了一聽,見無人發聲,於是拂塵一揚,問道:“何為地仙之道。”

雖是發問,可眸光卻是看向曹空。

曹空不得不出列道:“小道愚鈍,見解恐淺露誤了在座諸多同道。”

“但講無妨。”

曹空沉吟道:“正所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故地仙之道,應為知天理而察萬物資始,明五運更迭,從而布氣真靈,總統坤元,以用厚德載養萬物,

憑山川以載物,此乃順承天,以地德之理,合天道,陰陽,剛柔,種種之變化,如此方得天地交合,發生萬物,

故自得大道,長住人間,既為道,又為德,望之令人尊,思之令人敬。”

此殿之中,除卻曹空所言,其餘弟子皆靜而聞聲,有道行淺的聞得此言,心中大有所得。

如清風明月,對原本就明晰的前路,看的更加清晰,只需按部就班,不僅三花可得二,更可去望那金花之真諦。

有道行高的,聞得此言,不免異彩連連而看曹空,對他們言,此理非是無悟,卻是久修而悟。

可如曹空一般,聞道而窺真者,卻是少之又少,四十八位弟子中,天資秉性最好的,也不過是半年而悟得此理。

他們的心中皆有明悟,不約而同的看向曹空的眼神更加和善,甚至可以說是親近······

鎮元子平靜的面容上,此刻也綻放笑意,越看曹空越順眼,真是靈明通玄之材啊。

他正欲開口,曹空卻先了一步,惶惶恐恐道:“實是淺見,地仙一道,廣如厚土,我只能窺其鱗角,大仙莫要怪罪。”

鎮元大仙聞之,原本口中的那番,“你與地仙之道有緣,”卻是難以說出口來。

好在鎮元大仙心境過人,“與世同君”四字,可不止是體現在修為上,更是體現在道行心境上。

何為君,厚德而寬。

故念是初見,緣法未至,待留他一留,再讓清風明月道出曹空昔日所獲得天成之書,再說出觀中諸弟子的來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