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第57章 公私合營

她是想找個工作了。

在她看來,她的戶口轉到城裡來,農村分田也就沒她了,這是虧了。現在家裡就何保國和傻柱有收入,雖然收入都不低。

但傻柱也差不多快談物件了。

而她如果能有個工作,哪怕工資少點,也總是好的。

至於帶孩子,邊帶孩子邊工作的婦女多了,大不了她就吃點苦唄!再說傻柱和雨水好歹還能幫一點。

何保國有時間也能幫著帶孩子。

對於秦淮茹想找個工作,何保國也能理解。

說實話,秦淮茹如果也上班,何家的日子就更好過了。

並且,等糧票開始,城市戶口都按定量,有工作的定量也能多點。

“有個工作當然好,這我會留意的。”何保國說道。

但實際上,何保國卻還是想讓秦淮茹再過幾年上班。找找關係,何保國要給媳婦安排個工作也不難。

關鍵是二兒子還太小。

···

一夜無話。

天色矇矇亮。

大清早就看到三大爺站在院門口了,‘四合院門神’了屬於是。

至於三大媽,則是忙著做早飯。

有出去倒痰孟的住戶打著招呼,還和三大爺他閒聊幾句。

從年前開始,三大爺兩口子就有點反常,院裡不少人都看出來了。然而,問起來,三大爺兩口子卻又顧左右而言他。

去年三大爺從何保國口中得知今年會公私合營,他其實半信半疑。可以說,三大爺兩口子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

而在留意下,三大爺兩口子幾乎是可以確定今年真公私合營。

至於三大媽能否混到個工作,只能說希望還是很大的。

要是年前何保國沒和三大爺透露,那麼,三大媽想找個工作基本沒戲..

以三大爺的算計之道,很清楚知道的人多了可不好,所以,當然不會說實話。

“老易,聊聊。”看到老易,三大爺笑著叫住了他。

“有啥事?”老易疑惑地看著三大爺。

卻見三大爺把老易拉到一邊:“聽說你們廠今年要擴大規模,會增加一些崗位。”廠子規模擴大,崗位增加,也就會招工。

至於招工名額就不知道了。

“你這聽誰說的?”老易驚訝著問,他這個軋鋼廠的六級鉗工老師傅都沒聽說廠子要擴大規模,三大爺這小學老師竟然先知道了?

或者三大爺就是聽誰瞎說的。

“聽別人說的。”三大爺笑了笑。

至於是聽誰說的,三大爺卻就不說了。

老易翻了個白眼,他當然知道三大爺肯定是聽別人說的,問題是聽誰說的。至於軋鋼廠今年是否會擴大規模,老易不知道。

而如果軋鋼廠真會擴大規模,也是一件大事。“這我就不太清楚了。”老易說道。

“那要是你們廠招工,可一定要告訴我啊!”

三大爺也只是本著廣撒網,並沒有把希望都放在老易身上。

要是軋鋼廠真擴大規模了,對外招工,老易這個廠裡的六級鉗工還是有點能力的,但願不願意幫忙就不好說了,能出多大力就更不好說。

又閒聊了幾句,老易也就回家去了。

和三大爺分開,老易還在想著。

三大爺是聽誰說的?

軋鋼廠今年真要擴大規模?

如果真是,去年就不該借錢給堂弟買個工作,而是等軋鋼廠招工,他找找關係,讓堂弟也進軋鋼廠,工作在一個單位,他也更好拿捏堂弟。

不過,也不知道三大爺是聽誰說的,不一定就是真的。

但他還是打算上班之後打聽打聽,如果軋鋼廠真要擴大規模,車間主任應該知道一點。賈家。

今天早飯是賈張氏做的,她和馬荷花輪流做早飯。圖省事,賈張氏做的早飯很是簡單。

老易還沒說什麼,賈東旭就先抱怨了,實在是他媽做的早飯越來越差了。。

四合院裡,一群人坐在院子裡閒聊著。

上班的都上班了,該上學的也都上學去了。所以,院子裡現在也就人少了。

秦淮茹抱著孩子,也坐在院子裡聽二大媽等人聊著。三大媽不在,賈張氏卻突然提到了三大媽。

“聽說三大媽把戶口轉城裡來了。”賈張氏說。

三大爺解放前是小業主,是城裡戶口,而三大媽卻是農村戶口。不過,三大媽卻突然就把戶口轉城裡來了。

賈張氏也是聽說,她覺得三大媽就是傻。農村戶口還能分田呢,多好啊!

“三大媽把戶口轉城裡來了?”人都是異。接著,也就七嘴八舌的談論了起來。

“現在遷戶口比去年可是嚴格多了,為了遷個戶口,三大爺兩口子好像還找關係了,送禮了。”賈張氏說著就臉上多了一抹嘲笑。

就是秦淮茹聽了賈張氏所說也感到驚訝。

三大爺兩口子那麼會算計,三大媽竟然把戶口從農村轉到城裡?更離譜的是,為了給三大媽遷戶口,還找關係送禮?

這實在讓人不敢相信。

至少秦淮茹就不太相信賈張氏這說的。

二大媽和老太太等人也都不太相信,覺得賈張氏在說笑。

“你們還別不信,可以去街道辦問問。”看眾人不信,賈張氏又說。看賈張氏的樣子也不像在開玩笑。

並且,賈張氏是個什麼性子,大家其實也知道。只不過,賈張氏說的讓人難以相信。

老太太若有所思,她想到傻柱說的公私合營。傻柱是聽廠長說的,應該不會錯。

又想到閻埠貴兩口子從年前開始就...反常。

要是閻埠貴兩口子年前就得到了訊息,那麼,也就說得通了。

三大媽要是想找個工作,城市戶口當然比農村戶口更有優勢。想是這麼想,但老太太也沒說出來。

不過,要是閻埠貴兩口子在年前就得知公私合營,可就耐人尋味了。想來想去,老太太就想到了何保國,是何保國透露給閆富貴的?

老太太也就不多想了,這和她沒多大關係,她還是多想想如何讓易中江兩口子在這四合院有個房子吧!

現在是易中江的媳婦李美麗在照顧老太太,而李美麗對老太太的照顧,老太太是很滿意,只是擔心李美麗哪天會搬走。

只有易中江兩口子在這四合院能有個房子,也才能確保不會搬走。

然而,院裡的房子早就都有主了。

想著想著,老太太就看向她現在住的何家耳房,或許可以讓何保國兩口子把耳房賣給易中江兩口子。

就何家的耳房,價格肯定低於200元。

老太太她拿70元給易中江兩口子,剩下的欠著,壓力也不會太大。至於老太太她自己的房子,以後留給傻柱的。

在老太太看來,何家的2間房,以後肯定輪不到傻柱,更輪不到何雨水了。畢竟買賈家的房太貴了。

心中盤算著,老太太也沒急著和秦淮茹說,而是打算找個機會和何保國說。老太太是覺得說動何保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且不說老太太此時所想,三大媽卻是從外面回了大院。三大媽剛回了家,也就有人去串門。

都好奇三大媽是不是真把戶口遷到城裡了。

“對,是把戶口遷城裡來了,方便找工作。”三大媽笑著說道。

賈張氏說的,大家半信半疑,但三大媽這親口承認了。

顯然,賈張氏這次沒瞎說,三大媽她真是把戶口遷城裡來了。農村分田都不要了?

要知道,賈張氏目前是農村戶口,賈張氏的兒媳馬荷花也是農村戶口,但婆媳倆卻沒把戶口遷到城裡來。

如今,農村戶口還是很吃香的。賈家婆媳卻是貪眼前小利。

明年糧票一出來,城市戶口有定量,賈家婆媳肯定要傻眼不可。

就不說明年了,今年想把農村戶口遷到城裡來都不太容易了。

如賈張氏所說,為了三大媽的戶口能遷到城裡來,三大媽兩口子找關係送禮了。

其實,賈家婆媳要是現在就遷戶口,要把戶口都遷到城裡來還是不算太難的,但越晚,遷戶口的難度也就越大。

賈家。

賈張氏,馬荷花,還有棒梗和小當,4個人吃著中飯。老易和賈東旭都是在廠裡吃。

邊吃著飯,賈張氏和馬荷花也談論著三大媽遷戶口的事。

“把農村戶口遷到城裡了,說為了找工作,工作是好找的?農村有田才實在呢,她就是眼皮子淺,因小失大了。”賈張氏笑著說。

賈張氏語氣中盡是對三大媽的嘲笑。

“媽,你說的對,三大媽她這次真不會算計。”馬荷花的看法和她婆婆一致。

“都說三大爺兩口子會算計,我看都是小事精明,大事糊塗,好好的農村戶口就遷城裡來,和那個何保國一樣,都是傻子,也只有傻子才遷戶口,別人城裡戶口想遷到農村還遷不了呢!”

秦淮茹原本也是農村戶口,嫁給何保國之後,何保國就讓她把戶口遷城裡來了,所以,在賈張氏看來,何保國就是傻子。

兒子叫傻柱,這當爹的看來也傻。

也有人讓賈張氏把戶口遷城裡她,她都是一頓臭罵,讓她遷戶口的都沒安好心,都是想害她。

“萬一三大媽她真找到個工作呢?”馬荷花突然說。

三大爺兩口子都挺會算計,正所謂吃不窮,穿不起,算計不到要受窮。

三大爺兩口子還找關係送禮?

這麼一看,三大媽急著遷戶口,搞不好真能找到工作。

要是能找到個工作,那麼,三大媽她遷戶口也就沒什麼了。畢竟有了工作之後,一旦轉正,也無法保留農村戶口啊!

“工作哪是容易找到的,肯定找不到。”賈張氏就不相信三大媽也能找到工作。

啃完了手裡的窩頭,小當還沒飽,但卻沒窩頭了。

馬荷花就把她手裡的半個窩頭給了小當吃。

“一個賠錢貨,吃這麼多也不怕撐死。”賈張氏嘀咕著。小當胃口比棒梗還要大。

雖然棒梗不是賈張氏的親孫子,小當也不是她親孫女,但她骨子裡就重男輕女,在她看來,棒梗怎麼也要比小當重要。

但小當比老易收養的孩子二梗要重要。

棒梗也是沒吃飽,但賈張氏卻沒捨得把手裡的一點窩頭給棒梗吃,畢竟又不是親孫子,如果是親孫子,她就給了。。

騎著腳踏車,何保國下鄉。

今天休息,不用上班,也沒在家陪老婆孩子,而是打算去一趟秦家溝。這次下鄉,何保國他主要也還是為了糧食。

明年想買糧食就要糧票了。

城市戶口還有定量,能夠吃上供應糧,日子也還能過得下去,但農村的日子可就難了。何保國這也是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要是秦淮茹孃家的日子過不下去,肯定也要幫襯一點。

今年,何保國他肯定是要多囤點糧的。

畢竟票證時代要持續不少年的,還有鬧荒的年景。雖說荒年餓不到廚子,但多囤點糧總是沒錯的。

目前,他已經囤了不少糧,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從農村收購的。

難以長時間儲存的物資,都是放在隨身空間中。

對了,何保國聽說秦家溝成立了農業合作社。

所謂農業合作社,也可稱為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

農民在自願和互利的基礎,有土地分紅,統一經營,農具耕畜等入社統一使用,由社付報酬,或作價入社。

簡單來說,以按勞分配為主,輔以土地分紅。

隨著合作社成立,也就出現生產隊或生產小組。對農村來說,好處還是有的。

雖然何保國他不在農村生活,但也關注農村的變化。

可以肯定的是,伴隨著合作社的成立,在農村收購糧食也就不太容易了。對何保國來說,可不是好事。

從早上到中午,也才到了秦家溝。還是個貧窮的村子。

在村口就看到了幾個熟人。

畢竟也不是第一次來了,何保國也認識村裡的人。

看到了村裡的人,何保國也是笑著打招呼。

而村裡的人也都認識何保國,都是對何保國很熱情。

對村裡的人來說,何保國可是城裡有本事的人物,並且,何保國還很大方。

多來了幾次,何保國在村裡的人緣也就很不錯。

在這秦家溝,何保國前前後後也收購了好些糧食。至於別的村子,還有幾個縣,何保國也都沒少去。

秦淮茹的父母都是下田了,聽說何保國來,秦父也就趕回家。何保國麻煩老丈人幫忙收購糧食,秦父也就收購了不少。

當然,收購糧食都沒聲張,就算別人知道,也只會知道一部分。例如收購了200斤,別人只以為30斤左右。

雖說何保國他不是個採購員,但是個廚子,還是大廚,那麼,在農村多收購點糧食也說得過去。

秦家。

看著老丈人幫忙收購的糧食,何保國也很滿意,這次收購了足足243斤,另外還有不少農村土特產,甚至還有點野味。

裝了滿滿2個大麻袋,都擱何保國的腳踏車上。

何保國也沒急著回城。

也看了看秦家溝的合作社,讓他又多了些見識。

在村裡待了2個小時,何保國才騎上腳踏車回城。走之前,又給了老丈人50元。

出了村,當距離遠了些,確定了附近沒人,何保國也就把擱腳踏車上的2大麻袋都放入隨身空間。

畢竟這2大麻袋也挺重的。

另外,回到城裡,何保國也不想被人看到。

關於囤糧,他一直秘密進行。

秦淮茹倒是知道他在農村收購糧食,卻也沒多想。

一方面秦淮茹不知道他在農村收購的糧食很多,另一方面就是他的職業了,大廚,加上關係廣,那麼,收購點糧食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

而如果一個鉗工,一個鍛工,突然收購糧食,就明顯有些奇怪了。

把2個麻袋收入空間,騎著車也就輕鬆了。

車速也明顯的快了不少。

看了下手錶,在天黑之前趕回城裡肯定沒問題。這次下鄉,收穫要比何保國想的更多。

對此,他還是很滿意的。

在村裡時,他也和秦父談了談合作社的情況。

十里八鄉,也不是每個村子都成立合作社,秦家溝算是成立的早。

但隨著時間,肯定越來越多的農村成立合作社。

就像公私合營,也不會一下子所有店鋪,所有工廠,都進行公私合營,也是一步步進行的不過,軋鋼廠應該會在四九城的第一批,規模肯定擴大。

趕在天黑之前,何保國也回到了家。

家裡還沒開始做飯。

何保國沒空著手,而是帶了些豬下水回家。

他空間裡的豬下水有點多,有時候送點給別人,有時候就自己家吃了。

這次帶回家的下水也不是太多,不過,做3道菜卻還是可以的,何保國他也想好了,就做個鹹菜炒豬肚,再來個乾煸肥腸,以及爆炒腰花,費油是肯定的。

這年代油水少,家家戶戶做菜都是捨不得放油。

油少了,菜當然也就很難多好吃了。

哪怕是何保國現在的廚藝,讓他做菜少放油,甚至不放油,這做出的菜也好吃不到哪去。比起豬肉,豬下水要便宜很多,而且也容易買到,但要把豬下水做的好吃,難度可就不小了

所以,買豬下水的也就不太多。

還是肥肉最受歡迎,畢竟可以煉油,豬油可是好東西,油渣也很好吃,不僅是小孩子喜歡的零食,用來做菜也是很好。

回了家,捲起袖子,何保國也就開始處理豬下水了。

豬下水這味可是腥臭難聞,不處理乾淨,做菜很難好吃。何保國是仔細清洗著。

而院裡的人看到何保國在清洗豬下水,都有點饞。

原本,大家對豬下水不太感興趣,但隨著何家一次次用豬下水做出美味的菜,可就讓人饞了。

時不時和何保國一起喝酒的,都是知道何保國用豬下水做出的菜有多好吃。

並且,何保國做菜還捨得放油。

就是傻柱都心疼,在家裡做菜,傻柱也捨不得放油,但在廠裡,他倒是捨得放油,廠裡工人都說傻柱做出的大鍋菜好吃,油水足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巡。

把豬下水清洗乾淨了,何保國也就去廚房開始做菜。不用何保國說,傻柱也就來生火。

燒火做菜。

“爸,咱家的油可不多了,你省著點啊~!”

正在生火的傻柱看到他爸又是倒了不少菜籽油到鍋裡,就一陣心疼。

“瞧你這點出息。”何保國撇了撇嘴。

在何保國的空間裡可是有著不少食用油,有大豆油,有花生油,還有別的。

何保國做著菜,看他做菜的傻柱覺得他上他也行,但真讓他來,做出的菜卻始終差了點。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