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餓著呢,吃個紅薯又怎麼了?我看你就是存心要餓死我。”
邊啃著紅薯,賈張氏邊罵罵咧咧。
正在賈張氏罵的起勁時,老太太的柺杖就打在了她身上。。
王主任臉色不太好的從賈家走出。
賈張氏回了四合院就不肯下鄉了,這也算南鑼鼓巷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身為街道辦主任,王主任當然不能不管
然而,來找賈張氏好說歹說,賈張氏不是裝傻充愣,就是裝病,就差裝死了。
可以說,賈張氏徹底就~不要臉了。
與此同時,不僅四合院裡不少人對賈張氏指指點點,院外也有不少人說三道四。
反正沒人說賈張氏的好話就對了。
但賈張氏卻不管院裡院外的人如何說她。
對賈張氏來說,別人說她幾句沒什麼,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能吃飽,這才哪到哪?很多都是一般人不敢想象的。
但老易可不願意養著賈張氏,就是賈東旭兩口子也不願意養著賈張氏。
如此一來,哪怕賈張氏她不要臉,撒潑打滾,也吃不飽。
當然,每天也能有點吃的,餓死是不至於。
另外,賈張氏她能吃到的也都是粗糧,菜就是大白菜或鹹菜蘿蔔。油水幾乎沒有。
更別說是肉菜了。
但這比起賈張氏在農村已經是好多了。至於賈家別的人,伙食就好多了。
這讓賈張氏怨氣可不小。
話說回來,這年代還是熱心腸的多,哪怕賈張氏的名聲差,但街道還是有人同情她了。轉眼,賈張氏回到四合院也好幾天了。
今天中午,老易和賈東旭都是在廠裡吃。
賈張氏她就吃了1個高粱窩頭。
從她回到四合院開始,就沒吃飽過。
1個高粱窩頭當然吃不飽,讓她敞開了吃,她就是吃10個窩頭都可以。
肚子還餓著,賈張氏口中罵罵咧咧。
幾天來,賈張氏可沒少罵。
來到院外走走,賈張氏遇上了91號院的朱大媽。
朱大媽比賈張氏大了1歲。
如今,整個南鑼鼓巷同情賈張氏的不多,朱大媽就是一個。
而賈張氏也和朱大媽比較聊得來。
只不過,朱大媽家裡也不容易,就沒接濟賈張氏一點糧,畢竟自己家都不夠吃,接濟別人幹啥?再說了,既不是親戚,也不是一個院的鄰居。
說一個街道都不太準確,畢竟賈張氏其實應該在農村種田才對。但種田也不是簡單的。
朱大媽看著賈張氏,賈張氏不願意下鄉,是怕種田?種田苦是真的苦。
那麼,賈張氏怕種田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可賈張氏天天抱怨,可見老伴對她不好,兒子兒媳也都對她不好。
雖然有點同情賈張氏,但朱大媽也聽說過賈張氏的不少‘事蹟’,知道賈張氏或多或少有些咎由自取。
“張妹子,你這也不行,每天納鞋底也掙不到什麼錢,要說我你不如撿垃圾。”朱大媽給賈張氏出主意,卻也是為賈張氏好。
“撿垃圾?”賈張氏臉色就不怎麼好了,讓她去撿垃圾,她可真是謝謝了。
看賈張氏的面色,她有句話想說。
“覺得撿垃圾丟份?說了你還別不信,撿垃圾可掙錢了,就像解放前的掏糞工,雖然不體面,但掙的真不少。”朱大媽笑著說。
賈張氏愣住了,她想起了以前在軋鋼廠當掏糞工的日子,當時有工資,但她偷糞賣卻賺了更多。
幹過掏糞工,她當然清楚有多賺錢。這麼看來,撿垃圾沒準...
一時間,賈張氏她有些心動了,覺得可以試試。
回農村肯定餓死,死皮賴臉的留在四合院,頂多也就餓不死,卻吃不飽,更吃不到好的。若是撿垃圾能賺到錢,也算自食其力了。
最重要的是,有了錢,每天大魚大肉吃撐都可以。忽然,賈張氏眼一轉。
撿垃圾賺多賺少先不說,至少是不體面。
她淪落到撿垃圾,老易,還有東旭和馬荷花,就沒點壓力?
並且,肯定更多人同情她。
如果再賺到不少錢,就說掙不到什麼錢,都不夠養活她自己。可就一舉多得了
越想,他就越覺得可行。
“唉,我都快餓死了,哪還管什麼丟份不丟份。”賈張氏這也並非完全是裝的,她說起來就心酸。
老易不養她,這可以理解,畢竟她騙慘老易了,換了是她被這麼騙,也肯定恨死了,雖然都說老易是個老好人,但還指望老易能以德報怨?
但兒子兒媳竟然都不孝,這就讓她傷心了。
老賈走的早,她辛苦把兒子拉扯大,結果卻養了個白眼狼啊!
朱大媽滿是同情地看著賈張氏。......
找了個破麻袋,賈張氏也就在南鑼鼓巷撿起了垃圾。
她一方面是為了賺錢,一方面就是博取同情,所以,也就不在乎什麼要臉不要臉了。效果比她想的更好。
南鑼鼓巷的不少人都看到她撿垃圾,也就議論了起來。“是95號院易中海的老伴,她撿起垃圾了?”
“易中海可是七級鉗工了。”
“她兒子是賈東旭,是二級鉗工。”
“她兒媳接不少零活,也能掙不少錢啊!”“聽說她在農村差點餓死。”
“回到城裡來卻撿垃圾了,唉~”
“造孽啊!”
“聽說她不是個好人,這是她活該吧!”
“就算以前壞,還能一輩子都壞?我看她改好了。”
撿垃圾是否掙錢還不確定,但同情賈張氏的人卻是越來越多了。壓力也就到了老易,賈東旭和馬荷花那了。
而賈張氏也挺會裝,邊撿垃圾,邊裝的可憐的樣子,腰也佝僂了點。
當別人問起老易,問起賈東旭和馬荷花,她是一言不發。
看上去,賈張氏都有點呆呆傻傻了。
中午吃過飯就開始撿垃圾,一直到了傍晚,賈張氏簡直都不敢相信。本以為能掙個1毛錢就不錯了,沒想到竟然掙了7毛多。
要知道,她下午就沒認真撿垃圾。
如果認真撿垃圾,這一下午肯定能有1元,上午再撿。1天下來,沒準能超過2元。
這讓她簡直就不敢信,撿垃圾竟然這麼掙錢?不是親自撿垃圾,她說什麼也不相信。
一時間,她心中也是激動了。
這要是每天掙2元,1個月少說也有60元了。整個南鑼鼓巷,有幾個人工資能有60元?
只不過,她不是城市戶口,沒定量,有錢也只能買高價糧。但這比起她在農村種田可是好了太多了。
雖然心中很是激動,但賈張氏卻努力控制好情緒,不能表現的太高興,要表現的可憐,表現的苦,別人問她撿垃圾掙多少,也不能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