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科舉開始宰執天下

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

“陛下知道嗎?”

劉三吾虛坐在椅子上,抬頭望著夏之白。

他對這個回答很迫切。

作為臣子,他並沒有夏之白這麼大的膽子,也早已失去了冒險的能力,惟有謹遵上命,若是陛下不準,他也絕不會答應,哪怕夏之白說的天花亂墜,他也不會答應。

他不敢以身試險。

“報紙初版定下後,會先給陛下過目。”夏之白微笑。

劉三吾重重的坐了下去。

他就知道,夏之白依舊選擇了自作主張,並沒有提前稟告給陛下,這種‘先斬後奏’是十分危險的事,哪怕夏之白給出的理由很充分。

“那就是陛下沒有同意,老夫也不會同意。”劉三吾沉思了一下,直接拒絕了,“你的想法很好,但並沒有多少操作性,且不說編一份報紙需要多久時間,需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就算是傳播,也頂多在京城裡,根本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折騰來折騰去,只是白白浪費力氣。”

“也只會將你推向更多人的對立面。”

“何必呢?”

劉三吾看向夏之白,眼中帶著濃濃的不解。

他是老了。

也的確沒有了年輕時的朝氣跟衝勁,但他就算是年輕時,也從來沒有夏之白這麼膽大妄為過,也絕不會有以一己之力去撼動整個天下現有制度的想法。

“嘗試不是壞事,若是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那才是天下的噩夢。”夏之白負手而立,淡淡道:“我從進入朝堂開始,便旨在改變天下既有的格局,如今只是在一步步的推進。”

“夫子擔心的,無非是群臣攻訐。”

“但百官的攻訐,我其實沒有放在心上,他們的確有很強大的實力,在朝堂、在地方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只是夫子看了這麼多書,卻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什麼問題?”劉三吾蹙眉。

夏之白微笑著道:“天下每次改革,都是權利的再分配,如今天下的權利,基本集中在朝堂六部手中,以目前六部官員的數量,其實是支撐不起這麼大的權利集中的,因而越集中,反而越發揮不出作用。”

“但若是朝廷有了其他的勢力出現,情況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翰林院過去算是智囊一類。”

“若是參與進報社,便會成為朝廷的喉舌,這的確對翰林院學士地位是一個極大的加強,但同時也會形成新的利益集團,而這個利益集團本身就跟舊有的利益集團是衝突的。”

“所以夫子擔心的有些過了。”

“因為我提出的這些事,究其根本,就是權勢的再分配。”

“新的不來,舊的不去。”

“得利者不會甘於將到手的權利拱手讓出的,而好不容易成為既得利益者,同樣不會,因而最終不會演變成孤軍奮戰,而是一個利益集團,跟另一個利益集團的攻訐,不過以目前的六部情況,這種情況是不足為懼的。”

“六部已經明顯不合時宜了。”

“天下的程序中,對於官員的職業性、專業性越來越強,而六部的官員職能太過籠統,也太過寬泛,看似將官員的能力發揮最大化,其實反而限制了官員的能動性,因而拆分六部,也將是一個必然的事。”

“陛下透過胡惟庸案,已近乎是明牌的廢除了丞相制。”

“而今六部尚書中,吏、戶兩部尚書依舊空缺,而且遲遲沒有補人,這又何嘗不是陛下的一個嘗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