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科舉開始宰執天下

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

聞言。

劉三吾愣了一下。

拆分六部,這同樣是他之前根本沒想過的事,但聽夏之白這麼一說,卻感覺有幾分道理,因為六部的權利太集中了,也太大了,哪怕是陛下都忌憚戶部、吏部,因而拆分六部,將六部官署拆為多個官署,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隨即。

劉三吾又察覺到了不對。

這一切都是按照夏之白的想法去推斷的。

陛下自開國以來,就奉行的小政府,也一直提倡縮減官員數量,而要是拆分六部,豈不意味著朝廷的官員數,將會大幅提升,朝廷官員增加了,地方官員同樣要增加,這無疑會增加大量的財政支出。

這是大明支撐不起的。

劉三吾沉聲道:“這只是你的個人之見,不當數的,我作為翰林院的老學士,不能眼睜睜看著你將翰林院拖入到這種政治旋渦中,稍有不慎,便會將院中其他的翰林學士引入死路。”

“我需要對他們負責。”

劉三吾言語真誠,也很率直。

若他只代表自己一人,他倒是敢狠心跟夏之白去試一試,但夏之白是想鼓動整個翰林院,這就是劉三吾不願接受的了,他一大把年紀了,半截身子都入土了,自然是不在乎這些,但其他學士呢?

他們還正年輕,風華正茂,豈能早早喋血於此?

夏之白並不意外。

劉三吾大體就是一個趨於保守的人。

尤其是上了年紀,更是不願輕易涉險,但他卻有自己的辦法。

夏之白笑著道:“夫子,不用這麼著急拒絕,翰林院作為儲才之地,如何才能讓陛下知曉才能呢?定然是透過文墨,而能讓翰林學士舞文弄墨的,大多又是朝廷急需解決的事,或者是陛下詢問的事,但夫子也知道,能入陛下眼的文章少之又少,能聞於陛下之耳的學士同樣少之又少。”

“絕大多數翰林學士是沒這個機會的。”

“報刊就不一樣。”

“他上面會有一個撰稿人!”

“撰寫文章的學士名,都會寫在上面,既然時政不能發表,那做一下時評,總是可行的吧?”

“發表自己的見解看法,不涉及什麼隱秘之事,好壞都在個人。”

“到時我將這些時評,簡單的歸納收集一下,整理成冊,一併呈上去,我相信翰林院、國子監不少學士、學子都會樂意去編纂文章的。”

“再有才華,若無施展的機會,也只能暗歎懷才不遇。”

“我眼下便給這些有才華的人一個機會!”

劉三吾怔怔的望著夏之白。

他無奈的嘆氣一聲,夏之白已做出了決定,再勸說也無意義了,而且他也不認為,其他翰林學士、國子監生,能抵抗得住這個誘惑。

夏之白太懂‘投其所好’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