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這些都是一位羽衣神女做的?
什麼?
只要誠心供奉太乙雷聲應化天尊,就能領到一塊鎮宅桃符,諸邪辟易?
什麼?
原先的城隍隕落了,新任城隍還是由太乙雷聲應化天尊敕封的,原為牛頭山山神?
道士與兩名和尚面面相覷,燕大俠的臉色則逐漸沉了下去。
太乙雷聲應化天尊?
正神耶?偽神耶?善神耶?惡神耶?
一件以為已經忘記的往事,悄然間浮上燕大俠的心頭。
怒火蓬的一下燃起。
燕大俠的眼睛,不自覺紅了,雙手握緊了拳頭,後又鬆開。
在人世間沉浮久了,再火爆的脾性,都會得到沉澱。
這麼些年過去,燕大俠早已能夠做到剋制住自己的衝動,不再任性行事。
“且再看看。”
城門口,燕大俠喃喃自語。
“看看什麼?燕大俠?”
道士與和尚聽到了聲音,同時疑惑問道。
“沒什麼。”
燕大俠搖了下頭,沒有講出心中所想。
道士與和尚本還想再問,卻被另一支走到城門口的隊伍吸引了目光。
這支隊伍一行十一人,全都是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以一位身穿羽衣,手執法劍的少女為首。
其他人則穿著統一制式的粗布衣裳,稍顯寒酸,但是精氣神十足,昂揚向上。
道士與和尚的目光,卻集中在羽衣少女身上,忽略了其他人。
羽衣,少女,羽衣神女?
道士與和尚霍然反應過來,他們一路上聽到不少次的“羽衣神女”,原來真的是那天在縣衙有一面之緣的稚嫩少女。
李靈素感受到了注視,循著視線看了過去。
發現,直勾勾盯著她看的三人,她曾在縣衙見過,正是那天打退堂鼓離開的道士與和尚。
那個時候,李靈素就感應出三人其實都有修為在身,稍微留心了一下,現在一眼就認了出來。
在道士與和尚的旁邊,還站著一位氣息侵掠如火,給到她極強威脅感的負刀漢子。
李靈素的腳步停了下來,執著法劍的左手往身前橫了一些,下意識做出戒備的姿態。
“神使,如何處理?”
跟在後面的十名籙生之中,李儉仁迅速組織好其他九名籙生的防禦陣型,然後越眾而出,低頭請示。
李靈素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右手捏了個靈官印,做好隨時向天尊祈求幫助的準備,然後平靜迎上負刀漢子通紅如血的雙眸。
“走吧。”
燕大俠瞥了下羽衣神女右手的手印,給道士與和尚示意了一聲,抬起腳步走向城門。
“哦,哦。”
道士與和尚趕緊跟上。
在羽衣神女右手結印的那一剎,道士與和尚都感覺到自己的心臟像是被人用手掐住了,隨時都會死去。
燕大俠走了,道士與和尚可不敢留下,獨自面對背後站著一位不知根底的神祇的羽衣神女。
看著燕大俠、道士與和尚正在進城的背影,李靈素鬆開靈官印,想了想,還是沒有貿然開啟“慧目”,去窺伺對方的底細。
眼下是敵是友尚不清楚。
若是貿然窺伺,又被對方察覺,可就很難做朋友了。
宣揚天尊神名任重而道遠,應該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神使?”
李儉仁又問了一聲。
“沒事,走吧。”
李靈素回過神,帶著籙生隊伍繼續前行。
城門口兩支隊伍的對峙,很快就傳進了龔縣令耳中。
龔縣令沒有去針對那支四人隊伍,沒那個能力,知道嗎?
不過丹陰縣城來了連羽衣神女都要慎重對待的人物,龔縣令不得不防。
而龔縣令防備的方式很簡單,那就是親自去請羽衣神女帶著她的隊伍,住進縣衙。
如果是在龔縣令投誠之前,李靈素是不會答應這個邀請的。
此一時,彼一時。
李靈素很爽快地帶著十名籙生住進了縣衙三堂的西花廳院。
至於原先住在這裡的縣令公子,早就被龔縣令揪到了東花廳院,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著。
生怕這個逆子又做出什麼事,惹到神使她們。
另一邊。
燕大俠找好住處以後,直接去了城隍廟。
看著換了模樣的城隍神像,燕大俠默然無語。
凝望許久,燕大俠從身後取下大刀,柱刀而立,朗聲喊道:
“燕赤霄請城隍現身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