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界:從扮演雷部正神開始

第224章 始於足下

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變得這麼冷血了?

眼底陰翳消散些許之後,黃天心裡在想這個問題,很想得出一個答案。

可惜這個答案註定一時半會兒得不出來,或者說黃天不想得出來!

“呵……”

搖頭輕哂一笑,黃天也不勉強,更不在雲山書院藏書閣多待,收拾收拾東西,這就離開。

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畢竟待的時間不長,沒有什麼個人物品。

只需要把自己看過的書籍放回原位,稍稍整理一下就行。

再就是拿走這兩天斷續寫下的《太平綱領》部份草稿提綱。

很快,一切妥當,黃天環視一陣,邁步離開。

做人要利落一些,不能太過拖泥帶水。

走出藏書閣,走出雲山書院,走在神都天京的大街小巷裡,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在萬家燈火間。

黃天沒來由地感到一陣悲慼與心酸。

很多問題,不是自己想不去面對,就能不去面對的。

人越多的地方,社會越和諧的地方,越繁榮的景象,便越讓黃天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內心陰暗,齷齪心思。

什麼叫“大治之前大亂一把,完全可以接受”?

為了更偉大的利益,所以便能犧牲一些人的性命嗎?

如果那些人是自願犧牲的,這件事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相反,得發自內心地尊重、敬佩!

可如果大部分犧牲的人不是自願的,是被犧牲的呢?

更偉大的利益也落不到這些人或這些人關心的人身上呢?

明明有更好的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犧牲數量,為什麼偏偏不去做的呢?

一個又一個問題在黃天心裡迴響叩問。

殘留在眼底的陰翳在這種迴響叩問之中一點點消散。

神性、欲求唯我獨尊的心理漸漸下沉,沒有繼續遮蔽掉人性與良知。

“唉……”

黃天輕輕嘆息一聲,走進家裡。

他反省了自己犯下的錯誤,做出一個新的決定。

在遊戲世界以淵州為主要區域,豎起“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旗幟,民眾高呼“太乙救苦天尊”,渴望迎來天尊,重塑世道的時候,黃天不會再像之前那麼冷漠應對的!

就算想要保護好自己,想要看一看人心,也不應如此!

太乙救苦天尊,不應如此!

太平道,不應如此!

黃天,不應如此!

認為不應如此的黃天很快又從家裡出來,手上拎著個魚簍,徒步向北走去。

神都天京不設宵禁,入夜以後更顯熱鬧。

在大部分人都往城裡來湊熱鬧的時候,黃天是為數不多往城外走的人。

走著走著,很快便走出了神都天京。

回頭看了一眼燈火通明、恍如白晝的神都天京,看了一眼第二高的欽天監觀星塔,第一高的皇宮無名高塔,黃天腳步不停,堅定地走進夜色中。

安步當車,走向北方。

出了城,很多顧忌便沒有了。

黃天走得看似不快不慢,實則一步邁出,借地加步,就是十丈距離。

這還僅是三境抱丹大師的武修,在不動用武道真氣和身法步法的情況下,單憑肉身之力做到的。

實際行走速度比龍駒還快。

這讓同在夜色裡,同往北方去的人頗為驚詫。

倒不是驚詫於三境抱丹大師的境界,而是驚詫于都已經是三境抱丹大師了,這個武修怎麼混得這麼悽慘,連匹代步的龍駒都沒得。

手中還拎著一個魚簍。

當真是怪人怪行。

一路行去,黃天沒有去顧及路人的眼神,自顧自做著自己的事。

首先是繼續洗煉魚簍中魔蛇的魔性。

這是一套並不需要多少微操的固定套路,照著之前的做法去做就行。

魔蛇痛不痛苦,不在黃天考慮範圍之內。

其次是聯絡妻子景妤,讓她在北疆陽關稍等,不要急著出關。

兩人最好結伴同行,如此方能互相照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神祇扮演遊戲之中的幾件事。

遊戲世界。

灤州。

紫竹道人已經率領從神與從神的兵馬,率先出發。

文昌帝君沒有隨行,而是坐鎮黑山。

反正十六字方針已經下達給了每一位從神,也緊急進行了相關演練。

相信紫竹道人能夠將疲敵擾敵之策,執行到位。

龔梓臻這個代灤州牧施政能力與手腕確有不足,但是工作態度非常積極。

接到太平道宗祭李靈素和文昌帝君共同下發的堅壁清野任務以後,馬上動員各府各縣衙門官吏,動員青壯勞力,展開工作。

劃定區域,動遷,拆屋,砍樹,毀路,汙染水源。

保證不給大玄皇朝的五萬大軍留下一粒米,一片柴,一滴乾淨水。

不僅如此,龔梓臻還嘗試著對堅壁清野區域適合大軍紮營的地方做些文章。

儘可能讓大玄皇朝五萬大軍不得安穩。

黑山腳下,先後幾批受籙的籙生集結到了一起,由文昌帝君親自整訓,宗祭李靈素在旁學習。

九州世界大雍王朝的兵法,不是特別契合這些籙生。

文昌帝君挑挑揀揀,選取了一些適合的部分,教給了宗祭李靈素,然後親自下場練兵練陣。

數量不多,三個陣法而已。

第一個是四象大陣。

所謂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大雍王朝及軍隊尤其喜歡並擅長使用朱雀大陣。

文昌帝君也不例外。

但文昌帝君這一次給籙生及籙生的兵馬神將選取的是玄武大陣。

玄武大陣攻守俱全,分為龜陣、蛇陣兩陣,龜陣主防,蛇陣主攻。

“可惜無龜。”

為了更好地讓玄武大陣成型,文昌帝君將快要被遺忘的前碧波河龍王提了出來。

先是讓籙生及籙生的兵馬神將仔細觀摩本質為蛇的碧波河龍王龍軀構造、體驗龍威;

然後以碧波河龍王為模子,講述蛇陣的幾個變化;

最後把碧波河龍王殺了,將其龍鱗、龍珠、龍爪、龍魂等煉入蛇陣之中,以為圖騰。

玄武者,龜蛇一體。

現在有了蛇圖騰,缺一龜圖騰,故而文昌帝君發出了那一聲慨嘆。

李靈素聽了,當時沒有什麼表示,只是悄悄離開了一趟灤州。

待她返回黑山之時,神通“五行大遁”的玄光中掉出一頭四品龜妖,丟在了文昌帝君面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