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華夏:我的直播對話古今

第96章 夫子,記住這個人!

佛跳牆!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罐燜三寶鴨!

國宴的招牌菜,特別考驗廚師的功底,是一道集色香味於一體,同時還能養生滋補保健的菜品。

紅花魚翅撈飯!

其中的珍貴食材大金勾翅,需要在不超過40°C的溫水中浸泡10小時左右,然後換一次清水再浸泡10小時!

獅子頭!

周先生曾讚譽此菜“清而不淡,肥而不膩”!

開水白菜!

名字很簡單,成品也看似只有幾片簡單的白菜,但做法卻很難。看似樸實無華,卻十分考驗國宴大廚制湯的功夫!

夫子……很快就吃撐了!

畢竟是七十二歲的高齡。

夫子老,尚能飯,已經是相當不錯的表現。

孔子覺得一輩子都沒吃過如此精緻奇妙的美食!

後世之人,果然過的都是神仙的生活!

神仙都比不上啊!

可是……這依然並不是孔子真正關心的問題!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張凡小友的確是帶我見了很多美食的做法,又安排了這樣一頓好飯。

但,只有我吃飽,那當然是不夠的!

據剛才聽到的,後世華夏,可是有十四萬萬人那!

他們,難道都能吃飽?

吃撐了的孔子,臉上反而露出更加憂慮的神色,皺眉試探著問道:“張凡小友,在我的那個時代,大概有多少人?”

“一千萬。”

張凡請孔子吃了頓飯,見他自己就找到了正題,很是欣慰,笑道:“年代久遠,資料不全,但應該不會超過兩千萬。”

嘶!

孔子震驚道:“那麼後世的人口數量,已經增長了……接近百倍?”

“差不多,只多不少。”

“糧食的問題!怎麼解決?”

孔子驚詫道:“就算是人人種田……恐怕田地也不夠用的!”

“不。”

張凡正色道:“夠用的!因為後世雖然人口眾多,但糧食產量,也遠超兩千多年前!”

哦!

這倒是很有道理!

孔子畢竟是已經見過那麼多光怪陸離的物事,居然巨大的水面上漂浮的船隻,都得有百丈長!

如此說來,糧食產量大增,也在情理之中。

呼!

張凡抬起頭,輕輕吐出一口濁氣,眼前彷彿已經浮現出那個瘦弱卻無比偉岸的身影,緩緩說道:

“夫子,在你的時代,糧食畝產量,大約二十公斤。”

哦!

孔子雖然不解其中許多單位的概念,但是聽懂了“二十”,便點點頭,只要有個比較,就能心中有數。

“到了秦漢時期,漢高祖劉邦休養生息的政策,加上文帝、光武帝減輕賦稅,糧食產量提高到大約每畝六十公斤。”

好啊!

孔子眼前一亮,看來戰亂結束之後,老百姓就會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將糧食產量大幅度提升。

“到隋唐時期,國家重歸統一,歷任君主都重視農業生產,產量大約是每畝七十公斤。”

嗯?

孔子一愣,心想是不是聽錯了,這幾乎沒變化吧。

重視在哪裡?

“宋代,王安石變法,鼓勵墾荒種田,糧食產量大約每畝一百公斤。”

這……

孔子心中更加迷茫,好像還是差不多的樣子啊。

可是之前張凡小友說的,每次王朝更替,往往就是幾百年過去!

這糧食,還是遠遠不夠呀!

“明代,糧食產量大約每畝一百五十公斤。”

“張凡小友!”

孔子終於忍不住了,皺眉道:“你說的這個,明朝,距離你們現在的時代,還有多遠?”

張凡笑道:“明朝滅亡後,距離當代,還有三百多年。”

來不及了!

孔子彷彿是很著急,眼睛都瞪了起來,叫道:“就算這三百年還有進步,按兩百公斤、甚至三百公斤來計算!也不過是比我的時代,高了十幾倍而已!但是人口增長百倍!糧食……怎麼可能夠吃?”

要知道,“足食”可是孔子認為國家穩定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