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
朝堂上,魏忠賢再次出列,直接宣佈私庫規則。
“陛下,臣提議。”
“此次‘遼餉券’設定最低認捐額度為白銀五百兩,諸位大人可根據需求購買,一至三年期皆可。”
這次,再也無人反對,只是側耳傾聽。
“另外,正如錢謙益大人所言,江南多富商,家財萬貫者比比皆是。”
“臣建議,每位大臣舉薦一名有財力之商賈購買‘遼餉券’。”
嗡~
朝堂上響起輕微議論聲。
許多人看向錢謙益,面上露出憤恨之色。
都怪這傢伙,提什麼賣官鬻爵之策。
這下好了,不僅自己要出錢,還得找人出錢。
這錢謙益,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眾人聲音很小,並不影響魏忠賢繼續闡述。
“還有一點,遼東軍餉拖欠已久,時間緊迫,臣建議各位大臣五日內集齊款項,上交私庫。”
魏忠賢說完,站立一旁,等待少年天子定奪。
“很好!”天啟滿意的點點頭,隨即又道。
“朕建議,眾愛卿可按官職品階認捐‘遼餉券’。”
“一品大員認捐五千兩,二品大員認捐三千兩,三品官員認捐兩千兩,三品以下者,一千兩足矣。”
“眾位愛卿,可有異議?”
天啟皇帝說完,金鑾殿上再次陷入沉寂。
大明王朝,官員俸祿低微,低品官員俸祿甚至不足家用。
就算是正一品大員,正俸、恩俸及祿米各項加起來也不過六百兩銀子。
少年天子一下子讓他們拿出幾千兩白銀來認捐遼餉券。
這不是擺明了讓他們自爆貪汙嗎!
雖說朝堂上下,官員貪腐成風已是司空見慣,可誰會自揭其短?
天啟的一番話,讓眾臣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臣願認捐一千兩。”兵部郎中崔呈秀率先站出來表態。
他是新近投入魏忠賢手下的大臣,對於魏公公提出的策略自然全力支援。
兵部郎中是四品官,按照天啟皇帝的提議,他認捐一千兩。
不多不少,既能表露自己的態度,也可規避貪汙的指責。
“臣願認捐五千兩。”田爾耕緊隨其後。
他身居錦衣衛督主之位,正三品,卻認捐了正一品的額度。
只因他本就準打算一個站出來支援魏公公,奈何被崔呈秀搶了先,只好在金額上搶佔頭籌。
為了討好乾爹,就算被人指責貪汙受賄又如何。
只要討得乾爹歡喜,他就能穩居錦衣衛督主之位,沒人能撼動他。
田爾耕說完,腆著粗狂的老臉朝崔呈秀擠眉弄眼。
那意思是,小樣,跟我爭你還嫩了點!
見有人率先站出來,很多大臣也紛紛跟隨。
王體乾、吳淳夫、許顯純等魏忠賢手下之人紛紛認捐。
但另一邊的東林諸臣卻依舊紋絲不動。
見識到周宗建的下場後,他們雖不敢出言反對,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要認捐。
所謂認捐,全憑自願。
只要他們不主動站出來,就不信皇上還能強加給他們。
東林君子,眾正盈朝,只要團結一心,誰也不懼!
很快,該認捐、想認捐的官員都從魏忠賢手中領了“遼餉券”。
而東林眾臣一直不為所動,一時間朝堂上陷入了尷尬的靜默。
正在此時,位於文官首席的白髮老者出列。
“老臣葉向高,願為遼東戰局盡綿薄之力,認捐‘遼餉券’五千兩。”
霎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這位年近七旬的內閣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