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幾欲奪眶而出。
魏忠賢強忍內心的激動,好不容易平復心情,略為尷尬的笑道。
“辣,有點辣。”
魏興並未多想,點頭表示理解,畢竟老哥第一次來店裡吃火鍋就差點被辣哭了。
他轉頭招呼店小二。
“去打一壺冰鎮酸梅湯上來。”
魏忠賢見成功掩飾了自己的失態,整了整衣襟,忍不住又問道。
“這魏公公有你說的那麼玄乎嗎?我聽說漢唐之時,那些掌權的太監就壞事做盡、禍國殃民,漢唐之所以亡國,與他們不無關係。”
這話他只是隨意說說,本不指望魏興回答。
哪知魏興聽後,“呵呵”一聲道。
“老哥,作為商人你固然成功,可這廟堂之事你卻未必能理解。”
“將魏公公與這些奸佞混為一談,不妥,不妥。”
聽到這話,魏忠賢臉上露出訝異之色。
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人能理解他,他已經知足了。
可聽兒子話裡的意思,他似乎知道更多內情。
念及此處,魏忠賢忍不住道:“不知小哥有何高見。”
魏興道:“高見談不上,但我認為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一概而論。”
“漢唐宦官確實禍國殃民、貽害無窮,但魏公公和他們不同。”
“坊間對於魏公公的指責大多是不實之詞,其中一條尤為荒謬。”
“哦?”魏忠賢來了興趣,“願聞其詳。”
一旁的雨化田也投來好奇的目光。
魏興滿意的點點頭,開口道:“要說這荒謬的傳聞,就不得不提先帝時期的三大案之一——紅丸案。”
“當時先帝登基才一個月,本是龍精虎猛的年紀,卻因服用李可灼進獻的紅丸突然駕崩。”
“此事立刻成了東林黨人攻擊宦官的藉口,他們口誅筆伐、大肆渲染,汙衊太監們害死了先帝。”
“而那進獻紅丸的李可灼不但未受懲罰,反而得到當時首輔方從哲的賞賜,後來更是輕易將此事搪塞過去。”
“而此案的結果便是,東林黨因此得勢,把持朝政,權傾朝野。”
“其中蹊蹺不言自明。”
“其實在我看來,這樁大案的幕後黑手並不是太監,反而是那些賊喊捉賊的東林黨人!”
震撼!
這層層推進、環環相扣的推理讓魏忠賢感到無比震撼。
要知道,紅丸案乃是宮廷秘聞,市井間知曉真相之人很少。
而兒子能從一些細枝末節中推測出此等結論,著實令人震撼,
關於此事,魏忠賢曾和少年天子有過多次討論。
結合自己掌握的各種線索,經過多次分析,他們一致認為太監們害死先帝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因為太監們的身地位、權力全都來自於皇上的恩賜,皇上一旦駕崩,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會化為烏有。
他們沒有理由害死自己的主子。
而真兇應該是另有其人。
只是,他們掌握的線索還是太少了,雖然有懷疑的物件。
可是並沒有直接證據,也分析不出對方的動機。
正因為如此,少年天子整日膽顫心驚,不得用木匠活來偽裝自己。
也只有在深宮之中,在魏忠賢的層層保護之下,他才能稍感安全。
紅丸真兇一日不被揪出,少年天子就一日不得安寧。
此事至關重要。
從兒子的話裡,魏忠賢忽有所感,彷彿抓到了什麼,可又不太確定。
“小哥,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可是你說東林黨是謀害先帝的真兇,我卻有一點不明。”
“但說無妨。”魏興淡淡道。
“小哥你可知當年的國本之爭?”魏忠賢說出心中疑惑。
“當年萬曆皇帝想要廢黜先帝改立福王為太子,對此,無數朝廷官員上書勸諫,寧死不從。”
“無數官員因此事遭到罷官奪職,這其中東林受創尤甚,許多實權人物被剝奪職位,這才成功保住了先帝的太子之位。”
“如果是東林黨人不滿先帝,為何當初要費如此大力保護先帝?”
這一點,正是魏忠賢和少年天子疑惑的地方。
而聽聞此言,魏興冷笑一聲道:“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看走眼了。”
“相比於果敢堅毅又深得皇帝寵愛的福王,先帝顯得更加柔弱,更加易於掌控。”
“他們想要大權獨攬,就必定會選擇柔弱的君主而不是強勢的帝王。”
“正因此,他們才會不惜代價保護先帝的太子之位。”
“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
魏興說到此處。
忽的,“砰”的一聲,魏忠賢一拳砸在桌上,搶著道。
“他們萬萬沒想到先帝只是外表柔弱,實際上確是雄才大略、手段強硬之主。”
“登基僅僅一個月,就連下幾道政令,先是取消了礦稅。”
“接著又對江南地主出手,加徵稅收,繼而又提拔東林之外的官員,委以要職。”
“僅僅一個月之內,先帝的種種措施,已經嚴重觸犯了東林黨人的利益。”
“他們不能容忍先帝繼續肆意打壓,因此鋌而走險,犯下了這樁大逆不道的惡行。”
魏興的點撥,讓魏忠賢頓覺醍醐灌,一下解開了長期困擾內心的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