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遼餉券雖被認領,銀兩卻並未到位,需要給他們一點時間。
魏忠賢點點頭。
“這私庫就由你來籌備建立,其中關鍵處你可都瞭解了?”
噗通一聲。
王體乾跪在地上,兩眼放光,滿臉盡是感激之色。
“謝乾爹厚愛,孩兒一定不負所托。”
“至於私庫運營所需注意事項,孩兒已然全盤瞭解。”
說著,他又“咚咚咚”的磕了三個響頭。
這私庫不僅關乎遼餉問題,掌控巨量資金,極為重要。
而且可以預見的是,私庫未來會發行各種認捐券,募集越來越多的資金,很可能成為國庫和內帑之外的第三大金庫。
掌控私庫者,其權力之巨大可以想見。
而魏公公選擇將如此重要的機構交給他打理,足見對他的信任。
看來還是那幅字畫送對了....王體乾在心中暗忖。
一旁的雨化田三人投去羨慕的目光。
只是他們也只能羨慕而已。
建立私庫,各項事宜紛繁複雜,文書工作更是浩如煙海,不是他們一介武夫能勝任的。
“二十二萬七千兩。”魏忠賢唸叨了一遍,眉頭微皺。
這點錢完全不夠。
光是朝廷拖欠的遼東軍餉一項就高達一百餘萬兩,更別說還要準備後續所需糧草。
二十二萬兩,完全就是杯水車薪。
沉吟片刻,魏忠賢開口道:“把封良工家中收繳所得都盡數充入私庫吧,”
雨化田微微一怔,隨即拱手道。
“孩兒知曉了,稍後就將封良工家中田產地契盡數出售,預計所得銀兩應有一百萬兩左右。”
當然,這個數目是刨除了魏公公吩咐他留存的十分之一後所得。
田爾耕聽聞此言,心中不由一痛。
一百多萬兩啊,魏公公說充公就充公,連眼皮都不眨一下。
“還要勞煩王公公準備一百萬兩的遼餉券。”
雨化田又朝王體乾道。
因為時間緊迫,魏忠賢準備的遼餉券並不多,在朝堂上已經分發得差不多了。
王體乾正要答應,卻聽魏忠賢道。
“罷了,這些是我捐出來的,遼餉券就無需認領了。”
魏忠賢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讓雨化田四人心中一震。
他這話裡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他只出錢,不要利息,而且連本金都不要。
這就相當於自掏腰包給遼東士兵發軍餉。
四位乾兒子,有驚訝,有敬佩,有羞愧,齊齊拱手道。
“乾爹大公無私,孩兒佩服。”
魏忠賢擺擺手,彷彿這不過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此一來,私庫資金便有一百二十餘萬兩,足以應付此次遼餉危機。”
王體乾神色輕鬆道。
“不,這還不夠。”魏忠賢道,“你要記住,遼餉券的錢是需要到期兌付的。”
“要想經營好這私庫,信用是第一位的,絕對不許出現無法對付的空頭支票。”
經魏忠賢提醒,王體乾立刻領會。
“乾爹說的是,孩兒受教了。”
私庫要想長期運營下去,就必須保證每一份遼餉券都能到期兌付。
這樣才能取信於民,吸引越來越多的認捐者。
而這,就需要有充足的資金。
只有這樣才有餘錢貸出,以獲取價差利潤,實現源源不斷的資金流。
但擺在面前的問題是。
廟堂諸公該認捐的都認捐了。
至於那些府縣以下的官員,一來未必有錢,二來路途遙遠,暫不在考慮之列。
剩餘所需資金該去何處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