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命的是,這和他們一貫標榜的清廉形象不符。
若是不捐,就意味著不認同孫承宗。
這很可能會導致與孫承宗分道揚鑣。
不僅會失去帝師這個強力援助,而且會讓東林內部陷入分裂。
這是個兩難的選擇。
楊漣和左光斗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甘。
不過,他們很快達成默契。
大勢所趨之下,他們也是無力抵抗。
私庫之策已經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援。
若是東林再堅持反對,不僅會讓朝堂諸公低看,而且可能引起內部不和。
罷了,此次魏忠賢能想出如此妙策,可謂棋高一著。
事到如今,他們也只能認栽。
“臣楊漣、左光斗願意認捐五百兩。”
東林魁首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認捐,但是隻認最低額度,這是他們最後的倔強。
一時間,東林眾臣紛紛出列,不情不願地認捐了私庫規定的最低額度。
見此,少年天子臉色稍霽,輕拍龍椅道。
“甚好,甚好,眾愛卿心繫大明,朕心甚慰!”
雖然東林眾臣只認捐了最低額度的兩百兩,但這已遠遠超過他原本的預期。
他原本以為東林黨人會死硬到底,堅持一毛不拔。
沒想到他們居然會同意大伴提出的策略。
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不過,轉念一想,天啟也瞭然。
也只能說,大伴提出這私庫之策實在是太妙了。
讓向來固執迂腐的東林黨人也不得不妥協。
“小德子,眾位愛卿總共認捐多少銀兩了?”
天啟詢問一直在記錄的貼身小太監。
小太監應了一聲,十指在算盤上上下翻飛,片刻後回答道。
“啟稟陛下,總共募集資金二十二萬三千五百兩。”
只有二十多萬兩?
天啟眉頭微皺,這點銀子根本就不夠彌補遼餉的空缺。
幸好大伴還有後招。
這個難題就留給大伴去解決好了。
對付這些官員,大伴最有辦法。
作為天子,他要做的就是保證這項政策能順利推出。
思忖片刻,天啟又問道。
“還有誰沒認捐?”
小太監檢視一番,回答道。
“啟稟陛下,吏部尚書周嘉謨和福建道御史周宗建尚未認捐。”
天啟微微頷首。
這福建道御史周宗建已被拖出去打板子了,自然無法認捐,留待後續追繳倒也無妨。
但周嘉謨為何不捐?
少年天子目光在群臣中搜尋,很快找到他。
“周嘉謨,你為何不認捐?”
天啟的聲音明顯帶著怒意。
“別告訴朕,你吏部尚書沒錢。”
這老傢伙素有斂財之名,他在深宮之中都有所耳聞,不可能連一千兩都拿不出來。
“陛下!”
周嘉謨顫巍巍的出列,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連磕幾個響頭。
再次抬頭,一張老臉已是涕淚橫流。
“陛下,非是老臣不願毀家紓難,實在是臣家中也沒有餘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