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京師某處不起眼的院落,房內燭火通明。
楊漣、左光斗、趙南星、錢謙益......眾多東林大佬雲集。
這些人都是朝堂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此刻卻聚集在如此簡陋的屋舍內。
只因為此處乃是東林秘密集會之地。
以東林如今在朝堂上的赫赫聲威,他們集會從來都是公然舉行。
除非遇上緊急情況。
而此刻,東林大佬們個個面色凝重,顯然就是遇到了重大狀況。
以至於他們不得不到這個秘密據點來商議。
左光斗眉頭緊皺,他見全場沉默,率先開口。
“魏忠賢為何選擇在此時動手?難道他察覺到了異常?”
另一位東林大佬楊漣,搖頭道。
“不可能,周嘉謨表面上的身份還是中立派。”
“此前從未有人察覺,魏忠賢不可能發現他已經投靠了我們。”
“他若早就知曉,那日在朝堂上商議‘遼餉券’之時,他就會趁機拿下週嘉謨了。”
左光斗頷首,他認同楊漣的分析。
“可如此一來,就解釋不通了。”
“這周嘉謨是我親自派人秘密聯絡的,全程都由我親自把關,不可能會出問題。”
“而且,周嘉謨答應投靠我東林,也不過是一個月前的事情。”
“如此短的時間內,周嘉謨尚未為我東林做過任何一件事,魏忠賢是怎麼發現的?”
楊漣嘆了口氣。
“為了拉攏這個周嘉謨,我們可謂是煞費苦心。”
“好不容易用數百萬兩銀子餵飽了他的肚子。”
“轉眼就被人扳倒了,這實在是,實在是......”
楊漣連連搖頭,他的意思很明顯。
這步棋,東林虧大了。
他雖心有不甘,卻並未過多指責。
畢竟此事由左光斗全權負責。
同為東林大佬,若是互相指責,必會造成內部分裂。
這個道理他懂。
錢謙益年輕氣盛,作為東林後起之秀的他,向來眼高於頂。
他並沒有楊漣的顧慮,毫不避諱地道。
“失策,實在是失策!”
“我東林在周嘉謨這老匹夫身上投入如此巨大,本想著能作為我們東林的暗棋,在關鍵時刻用來對付閹黨。”
“誰知道,這老傢伙這麼快就倒臺了。”
“如此失策,我東林諸人需引以為戒,切不可小覷了魏忠賢。”
他這話,明面上說提醒東林小心應付魏忠賢。
暗地裡卻是貶低左光斗辦事不力,頗有斥責之意。
東林另一位大佬趙南星,忙出來打圓場。
“謙益言重了,此非我等疏忽,實在是那魏忠賢太過狡詐。”
“拉攏周嘉謨一事,只有我們幾個知曉,東林其餘諸人全不知情,不存在走漏訊息的可能。”
“只能說我們低估了魏忠賢。”
“此人手眼通天,看來,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說著,趙南星滿臉慎重。
其餘諸位東林大佬,也是如臨大敵,面色凝重。
熟不知,魏忠賢扳倒周嘉謨,只是為了替自己的寶貝兒子出氣,哪來這麼多算計。
而所謂發現周嘉謨是東林暗子的身份,更是無稽之談。
只能說,這一次是歪打正著。
稀裡糊塗的,居然幹掉了東林的一步暗棋。
若是魏忠賢知道東林大佬們聚在起,鄭重其事地討論自己的‘深謀遠慮’,不知作何感想。
大廳內,東林諸人沉默片刻。
既然周嘉謨這顆暗子已經被魏忠賢拔除,多說也是無益。
接下來要考慮的是如何善後。
周嘉謨雖然罷官,但也不是不可以運作的。
若出動東林全部能量,或許能保住他吏部尚書的位置。
可問題是,這樣做值得嗎?
楊漣沉吟片刻,提議道。
“我等在周嘉謨身上投入巨大,如今他罷官免職,我等不可袖手旁觀。”
“且不說他罷官後,我們的投入都白費了。”
“若是叫人知曉我東林如此對待歸附之人,恐怕寒了士林之心。”
眾人沉默。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問題是,怎麼救?
“此事,是老朽疏忽。”
左光斗道,“至於救人之事,我認為萬萬不可。”
“魏忠賢素來足智多謀,他選擇此時拿下週嘉謨,肯定留有後手。”
“我等若是貿然行動,必定落入對方圈套。”
“我見陛下的申飭旨意上有一樁罪責,言及周嘉謨涉及河間府鄉試舞弊一案。”
“此事關係重大,我等不可不慎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