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1章 何薄於我

還有自家弟弟諸葛均哪裡去了?

他想坐起身,卻被匆忙趕來的張御醫按住了胸膛,“官家切不可輕動,容臣先把把脈。”

諸葛亮被動的伸出手,卻明白了官家還真是自己。

張御醫國字臉五六十歲的樣子,神情本來很是凝重,想來所謂的官家病情不輕,這也是他不敢讓其輕動的主要原因。

但凝重的表情沒有持續太久,僅僅把脈片刻就被震驚和喜悅所取代。

只所以震驚,要從這位官家所患之病——肺癆說起,肺癆也就是後世的肺結核,這病雖然可以靠調養身體緩解,卻非常難以根除,一旦病情加重,那基本也就命不久矣。

官家此次發病雖還不足以致命,但肺癆已經侵害身體多年,這時縱然能一時救治,也是難以長壽的結局。

說不得這位官家英年早逝也是可能的。

然而,從他給陛下服藥算起,這不過一個多時辰,肺癆這等頑疾居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乃至於身體的健康程度都有不小的提升。

這違背了他所知道的醫學常識,甚至可以說是見了鬼了,他不震驚才怪。

至於喜悅當然是官家病情緩解,他不但不會被太皇太后責罰,還立下大功一件。

“怎樣?官家恢復的如何?”身穿華服的老婦人也就是太皇太后,眼見太醫摸著少年天子的手腕錶情變幻,卻不說一個字,一時有些著急了,不由出口詢問。

“回稟太后,官家他受天命庇佑,身體已然無礙,頑疾藥到病除,身體加以調養,必不會再犯。”張御醫激動得花白鬍子都不住顫抖。

這下輪到太皇太后震驚了,官家是她一手扶上位的孫兒趙煦,趙煦自幼就體弱,染上肺癆之後隔個一年半載總會病倒一次,這不前天他就感了風寒,咳嗽不止甚至還咳出血來。

久治不愈的頑疾這就藥到病除了?

“張御醫,你莫不是貪圖功勞在欺騙老身?”這太皇太后乃是當今官家趙煦祖母,先皇神宗朝高太后高滔滔,此時官家年幼,朝堂諸事皆決於高太后。高太后年愈甲子,對於孫子所患之肺癆如何會沒點認識,所謂必不再犯,在她看來自然是欺上邀功。

高太后這聲質問縱然語氣平淡,但在張御醫聽來幾乎也和催命符一般了,為了確認不是他一時診錯,他趕忙又去重新把脈。

好在官家脈象平穩,甚至可以用穩健形容,確實是生機勃勃的樣子。

“稟太后,臣絕不是為了邀功,官家他確實是已然藥到病除身體康健。”張御醫這下有了底氣,說的斬釘截鐵。

高太后見張御醫如此,又看向甦醒的官家,只見他面色紅潤,比之前蒼白的病態模樣不知好了多少,開始信了御醫的診斷,心中大喜過望。

她之前一直擔心官家會因肺癆而短命那樣不免會朝局動盪,如今如果果真藥到病除,那真是社稷之福,趙宋之福。

高太后隨即賞賜張御醫百金外加府邸一座,然後便坐在趙煦榻前握住他的手。

“煦兒,祖母一直忙於政務無暇照顧你,又因你身體孱弱,只讓呂公著和蘇軾這些侍讀多加看護,不敢多佈置學業,如今你身體若真是大有恢復可要多加努力,我年事已高,祖宗基業天下社稷就要落到你的肩上了。”

高太后這番話情真意切,同樣語重心長。

少年官家如今年方十六正處於叛逆期,對她不肯還政私底下漸有不滿,一向和諧的祖孫關係也開始有了間隙。

然而,事實上並非她不疼孫兒,也不是自身貪戀權利,而是官家身體孱弱加之很多方面並不成熟,對於如今的朝政措施頗有微詞。

她擔心此時還政必然朝局動盪,她希望少年官家能更快的成長,然後再尋找合適的時機讓他臨朝聽政。

換做以前的趙煦這會多半是表面附和,內心頗不以為然的。但此時龍榻上的“趙煦”或者說是少年諸葛亮聽了這番話卻是重重頷首,“皇祖母儘可放心理政,煦兒這裡不必擔心,我不會懈怠,一定努力學習,將來把祖宗基業發揚光大。”

趙煦認真的回答讓高太后內心更加寬慰,親眼看著官家用過膳,又吩咐內侍好生照顧官家才起駕離開。

太皇太后離開後,“趙煦”屏退左右,他想一個人靜一靜。這會天色已然全暗了,不遠處的燭臺透著忽明忽暗的亮光。

他枯坐在床頭,內心十分複雜,大約猜到了自己在老君廟有了什麼奇遇,來了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年代。至於身份是什麼官家,而所謂的官家不難猜出就是天子。

只是眼下天子尚未理政,一切皆有太皇太后總攬罷了。

他自幼博覽群書,少懷大志,以管仲、樂毅為榜樣,要出將入相,伸大義於天下。

如今一朝穿越卻為受制於人的少年天子,不知是悠悠蒼天,何薄於我?還是茫茫人世,獨降大任於斯人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