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朝朱氏得神宗寵愛時還好,為宋神宗添了五女兩子。
宋神宗駕崩之後,哲宗趙煦即位,對朱氏而言就更不好過了。為了自身臨朝聽政的權威,太皇太后於公於私都得壓制她這位天子生母。
這些年朱氏日子過得可謂是謹小慎微。
內侍高班去通報之後皇太妃的寢宮立刻就變得亮堂且忙碌起來,內侍、宮女分工合作,一些人趕忙服侍皇太妃著衣,另一波則是掌燈、起爐,佈置桌椅、開門迎接一氣呵成。
不過片刻,寢宮內內侍、宮女已經排成兩排恭迎天子了。
趙煦進內免去了這些匆忙間完成迎接天子禮儀的內侍、宮女們的跪拜禮節,並讓他們先行退下,一人進了殿內。
朱太妃已在殿內等候。
“深夜叨擾母后,還望見諒。”趙煦下揖行禮。
朱太妃沒有太多裝扮,不過仍然端莊賢淑,她溫柔搖頭,“兒子來見母親說什麼叨擾。就是這爐子才剛升起,陛下會不會覺得這後宮深冷?”
此時已是深秋,夜間是已經很冷了。
一國太妃,當家趙宋天子的生母,深秋時節居然是官家來時才會升爐子取暖。
當然,趙煦相信太皇太后某些方面會有意壓制朱太妃,但也相信這後宮絕不是隻有朱太妃如此,這情況應該是太皇太后以身作則,其他嬪妃不敢逾制罷了。
這讓武侯愈發的不解,這種情況下,本該上行下效蒸蒸日上的大宋為何反而積弊良多,以至於在北敗於遼國,在西又對西夏無可奈何?
這件事再次強化了這次巡視疆域的必要性。
“我近來身體好了許多,區區寒氣已不足掛齒。”趙煦緩緩道:“深夜叨擾母后是因為我明日要去皇陵祭祖,這來向母后辭行的。”
“是太皇太后讓官家去的嗎?”朱太妃聞言面色一緊,她不太懂政治,可也聽說了一些所謂的帝后之爭,作為母親的哪有不擔心兒子的。
趙煦搖頭道:“不是,是我自己提出來的。前些時日我不是感染風寒大病了一場麼?正得太祖和父皇庇護,如今才這般身體康健,這次去皇陵是為太祖和父皇掃陵的。”
朱太妃這才舒了口氣,再次聽到官家說自己身體康健,臉上又一次現出笑容,“那就好,我在這後宮一切都好,太皇太后近日還吩咐內侍省要建聖端宮供我居住,我勸都勸不住……”
她微微頓了一下,眼中的慈愛在燭光下愈發的濃厚,“這次出遠門,我這邊你不必掛礙,反倒是官家你還沒出過皇城,一定要多多防寒,最好是帶著御醫……”
“好的,我記住了。”趙煦點頭答應,然後又朱太妃寒暄了一會。只是他刻意避開了幼時舊事,反倒是多談些他從蘇學士那裡聽來的鄉野軼事。
不覺得間已經月上中天,距午夜不遠了。眼見時辰不早,趙煦便起身告辭,“母后早點安歇,孩兒先告退了。他日再來看望母后。”
朱太妃親自起身將趙煦送至殿門口望著其背影遠去,才轉身回去。
另外一邊,蘇軾自蘇轍家中告辭,微醺著上馬趕回外城府邸。
种師中和王厚則已萬事齊備,厲兵秣馬,只待明天一早兵出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