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通刺眼見宋軍明明已經招架不住,可仍拼死抵抗,知道這夥宋軍是硬骨頭便是玉石俱焚也絕不會投降,或者逃跑,便放棄了圍三缺一,採用四面圍攻的戰術,想進一步分散宋軍的防守。
曹埇得到契丹人開始進攻西門的訊息,有心想要派人支援,可苦於各處都缺人,實在有心無力。他只能將希望寄託在那一百多保丁身上。
最為慘烈的戰鬥開始了。
契丹人劫掠通常都是針對鄉里和防守薄弱的小縣城,為追求機動性通常都不會攜帶破城的重武器,這次蕭通刺以為自己計劃妥當,又有蕭褚部協助,沒有想過會這般艱難,更是沒想過要帶。不然獨羊崗的外圍高牆這時肯定已經被打穿了。
不過,契丹人慣常使用的近戰武器有斧錘等,當有不少契丹人突近各門之後,就會用斧錘等不斷砸擊城門。
哪怕是各城門都是用厚木板還外層包裹了半寸厚的鐵皮,在持續的鑿擊之下也根本撐不住。箭樓上的宋軍想要攻擊這夥敵軍,可高牆之外的契丹騎兵來回遊射掩護,讓他們有心無力。
更何況因為角度問題,他們射擊的難度也不小,很快蕭通刺部主攻的東門就被鑿爛。
契丹正要歡呼,然而,他們立刻就發現,鑿爛城門也沒太大用,獨羊崗的廂軍居然用木板橫隔然後填土,把門後整個封死了,他們想要進獨羊崗至少還要費破開城門兩三倍的力氣繼續鑿擊然後再掘土才行。
城門行不通,契丹人又開始試圖站馬背上用鉤鎖攀高牆。
這時的禁軍早已經傷亡過半,僅剩的一百多人在各箭樓已經很難阻止契丹人大範圍的攀牆,持久的對射箭矢也開始告急。
曹埇眼見如此,覺得不能再這般固守,於是下令全軍下箭樓,集合禁軍、廂軍以一押二十五人為單位,在高牆下列陣,乘契丹人不便下高牆時將其格殺。
然後他欲吩咐眾保長將獨羊崗民眾集中在鎮中央保護起來。
但他突然想起,保丁們全部被他派到西門防守去了,這下他不由暗自擔心西門會不會已然失手。
他令魯近山暫代自己指揮,然後帶十數人奔向西門。
曹埇趕到時西門仍在進行激烈的戰鬥,因為契丹人進攻西門時間較晚,各箭樓此刻大致都還完好,西門也暫時未被鑿開。
至於眾保丁在面對精銳的契丹騎兵時已然死傷慘重。但即便如此,他們在雄拓海帶領下仍在有章法的防守、反擊。
他看到箭樓上不少人已然身中兩三箭依然不停的張弓射擊,箭樓下有的保丁血流如注,只是撕扯衣服簡單包紮,然後就繼續搬運箭矢給箭樓的保丁提供保障。
至於城門下搬運木板,封土搬磚的保丁無不是身體負傷不堪再戰,卻不顧傷勢也要拼死將契丹人拒之於門外。
入目所見,只要未死,只要能動竟無一不在抗敵。
西門不僅未丟,還是眼下獨羊崗唯一能憑藉箭樓固守的地方。
這般情景,哪怕是曹埇自幼在軍營長大,見慣了戰場種種,此刻也不由大是動容,所謂身後就是自家的妻兒老小,衛國亦是保家,便是為之戰死,又豈容外族異種染指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