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有萬夫不當之勇,他認為實在擔不起這個虛名,一再讓眾人不可再傳這等關二爺轉世之言。
“種將軍你這話說的有些不當,將帥領軍,個人勇武豈是關鍵因素?昔日雲長確有萬夫不當之勇,但他一個老家在腳下河東路的北方人,竟然能駕馭水軍,這跟勇武可沒有關係吧!”趙煦看著种師中,搖頭道:“你們不要把雲長只與驍勇掛鉤,只說漢昭烈皇帝每每分兵,都是雲長獨當一面,在襄樊北伐也是以少勝多,挫敗曹魏多位名將,讓曹賊差點遷都。這都不是個人勇武,而是需要將略的。”
眾人聞言自是覺得有理,可還是面面相看,不知該如何回覆,只因官家雲長雲長這般親切的稱呼就像關二爺是他的故人,至親好友一般。
趙煦停頓了一下,許久又道:“你若能為朕之雲長,朕日後在汴梁望著西疆也就無憂了。”
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他起身背轉過去,一行熱淚滾滾而下,如今孤家寡人到後世大宋,對故人之懷念比他時更甚。
這些時日,他看過諸多史籍和宋時的文書策論,這些後世人常常以已度人,以為關羽北伐襄樊,被東吳背刺,以致荊州四郡淪陷。蜀漢自此失去隆中對時提出的兩路齊出北伐中原的戰略構想,他諸葛亮後面六出祁山終難逆天改命,定然是會怨恨關羽的。
每念及此他都覺得後人根本不瞭解他們,昔日先主夷陵兵敗,黃權被東吳大軍阻隔不能歸漢,被迫投降曹魏,後來有傳言說先主殺光了他的家人,然而黃權根本不擔憂,對曹丕說道:“臣與劉備、諸葛亮推誠相信,明臣本志。此言疑惑未實,還需等待答案。”
事實上也是先主因此自責不已,更加善待黃權家人,及至後來黃權之子黃崇隨諸葛瞻抵禦鄧艾,不惜力戰而死,誓報漢恩。
這才是蜀漢的胸襟。
再說襄樊之戰,東吳背刺,先主小舅哥糜芳、士仁投降誰又能算的準呢?
還有人說關羽痛罵孫權使臣“虎女焉能嫁犬女”激化了與東吳的矛盾,但設身處地的想臣子又怎能與東吳主公成姻親之好?對方不懷好意,罵一句不是應當?
最後被俘,怒斥孫權小兒,誓死不降,這等忠義風骨凜凜歷代無不視為武將之楷模。
縱然,關羽也有諸多不足,但誰又是完人?曹操平定北方,可也有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他自己也有街亭遣將派馬謖的失誤。
關羽稱當世名將那是足夠了。
事後,曹操能以諸侯禮葬關羽頭顱於洛陽,孫權以諸侯禮葬關羽身身軀於當陽,以示尊重,難不成他諸葛亮胸襟倒不如敵方曹操和孫十萬?怨恨之說當真是無稽之談。
如今,身在大宋,看著禁軍數十萬,乃至百萬之巨,兵多將廣,可是能獨擋一面的英雄之輩尚需發掘。
种師中若能真如關羽轉世,他日西征党項人,以种師中領軍,他倒是真的可以不必御駕親征,只需坐鎮洛陽或者長安,總督軍需錢糧,收歸河西之地就指日可待。
昔日高祖皇帝大呼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如今也須名將征討四夷啊!
种師中不知道背過身的官家有這般懷舊心思,聽到朕之關雲長,他立刻驚坐起,然後單膝跪倒,“臣勇略遠不如關二爺,然為陛下之信任,臣願效其忠義,為陛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其餘一應人也無不為之凜然,翟興快要烤熟的獐子都差點失手掉入火中。
當然,除此之外,王厚還有小小的羨慕,劉備關羽的千秋群臣之義,哪個武將會不心生羨慕呢?
趙煦轉過身扶起种師中,笑道:“何須行此大禮?我也不需要你為此肝腦塗地,以後西疆之事還需要多多依仗種將軍這樣的將才,死是不允許死的。”
這時,獐子烤熟肉香四溢,翟興以刀切肉分給眾人,周啟接過呈給趙煦。
趙煦一邊稱讚翟興烤肉手藝了得,一邊讓他務必再將种師中關公轉世之說加以豐富,大肆宣揚,比如加上雲中地關雲長顯聖,契丹營种師中斬將。
最好多往北地宣傳,雲中也就是燕雲十六州的雲,遼國西京大同府,以前一直是中原王朝扼守邊境的重要屏障之一,區位十分重要。如今雖是遼地,但漢民不在少數,契丹貴族又瞭解漢文化,用這種心理戰術襲擾,也許會有奇效。
翟興聞言自是大為振奮,這經過官家之手,故事當真是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