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要全面提升軍隊的待遇,因為大宋的禁軍加上廂軍基數龐大,高達百萬之眾,國庫也實在撐不住。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因此,趙煦也只是要求顧臨無論是在禁軍還是廂軍的問題要做到足額足餉,嚴懲貪腐,至於後續的待遇問題確實需要從長計議。
最後是精兵簡政,還是從其他方面增加國家收入用來補貼軍營是後面回到汴梁後的綜合考量了。
禁軍居住的營房是由朝廷撥款建造提供給禁軍軍士及其家屬居住的,不過中下層禁軍居住的營房一般都較為簡陋,往往是一家擠在一間營房內。
據周啟調查之後呈報上來的奏章顯示,民間用廬草竹板造的簡易房屋,造價在一間十貫,而禁軍營房的建造標準,則不超過每間四貫,由此可想而知住的到底是什麼房子。
趙煦隨曹埇深入陣亡將士的營房,多類似於草廬,好點的多了幾層木板。
這讓他更加堅決了要廢除至少也要改良這種隨軍家屬的政策,軍士及其家人生活條件都太過簡陋,遠不如集中安置。
他照例對這些軍屬進行了賞賜,並無金銀全是糧食和布帛,但數量是一個禁軍士兵全年的收入,摺合銅錢大約四十來貫。
一些軍屬以為這就是陣亡撫卹金了,儘管四十來貫已然是很多了,也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但這些軍屬想到一個大活人用生命就換來這些物件,不免還是悲從中來,不少甚至大哭出聲。
曹埇見如此正要呵斥他們在官家面前不要失了禮儀,被趙煦制止了,他出言撫慰眾軍屬,“諸位父老、鄉親,朕已下旨令真定府衙認真執行撫卹陣亡將士之事,相信兩三日之內,行唐縣衙就會給你們發放撫卹金,其他如贍養軍屬老人,救濟軍屬孩童的措施也會一應實施。定不會讓大宋英烈的家人老無所養,幼無所依。”
聽到這些話,這些軍屬才知道剛才的糧食布帛只是賞賜並非是撫卹金,朝廷後續還有一系列安置,內心才算稍有安定。
不過其中反應快的人很快意識到來探望他們的並不是哪個貴人,而是當今天子。
於是,他們紛紛跪下,口呼,“官家萬歲。”
之後更多的人反應過來,跟風一樣全部跪倒,口呼,“官家萬歲。”
趙煦示意眾人平身,然後站在人群之中高聲道:“朕近日就駐紮在獨羊崗大營,你們後續安置之事一日沒有妥當,朕就一日不離開獨羊崗。你們若是對府縣官府的安置有何不滿,可以到大營去找朕申冤,到時朕給你們做主。”
普通百姓的後續生計能得到天子的記掛,這在任何朝代都是罕見和榮幸的事,尤其是在大宋這個讀書人地位過高,武人、軍屬被輕視的時代。
和紛發糧食布帛的時候不同,這會雖然仍有人輕聲哭泣,但剛才是因為悲涼,如今卻是內心得到了寬慰。
也許拿到了那些撫卹金,府縣官府也能妥善安置,他們的生活仍然會艱難,但至少這個時候,他們眼裡至高無上,所有人都教他們忠君愛國的那個君是把他們當人看,真正關心他們生計的。
趙煦離開的時候這數百位軍屬扶老攜幼一直送他到駐軍營房外圍。直到他再三回頭,讓他們回去,這些人仍舊痴痴的的看著他,直到他的背影全部消失。
在軍營一角的俘虜營內,這時灰頭土臉的十六七歲的契丹貴種耶律興遠遠看到了這一幕,他著實沒有想到,南朝的少年天子居然愛民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