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119章 夜襲

這時候梁太后進入了最後的瘋狂狀態,因為大軍軍需即將耗盡,一連十幾日幾乎沒有什麼實質補充,若再不能攻破大城,他們就將不得已退軍。

這是她所不能忍受的,因此她一邊下令渭州和鎮戎軍的將領不計傷亡,不惜代價要儘快破城,安定郡城這邊也將補充後的潑喜軍投入戰鬥,她甚至遷移中軍大帳五百步,鼓舞士氣。

至於德順軍那邊,梁太后已經見到了敗退回來的嵬名阿吳,以及陸續迴歸的幾千殘兵敗將。

但她考慮到嵬名順那邊尚有大軍未回,沒有立刻處置嵬名阿吳,怕把嵬名順逼到宋軍那邊,為了顯示她的大度,甚至再任嵬名阿吳為將,讓他戴罪立功,攻破安定郡城。

安定郡城的守城戰進入了最艱苦的時期,親上城樓指揮的折可適每天只能休息兩個時辰,起早貪黑釘在了城樓。

但作為帥臣的章楶這時不是在考慮守城,而是反擊了。

他一直在推算時間,明天就將是党項人入境的第十五天,這是他們在沒有補充情況下的極限了,這時候依照之前的戰略种師中已然從谷口包圍了過來。

反擊的時機已經成熟。

至於兵力,涇原路原就有四萬大軍,後來環慶路又增兵過來兩萬餘,他基本都安置在鎮戎軍、渭州和他所在的涇州。

之所以沒有往德順軍增兵,主要考慮到種建中名氣在外,党項人一般不去主動招惹。

章楶在聽說嵬名阿吳帶精銳去攻打隴幹縣的時候,一度為自己的兵力佈置後悔,不曾想種家軍不負盛名,居然劣勢下追擊大破嵬名阿吳。

這也為章楶接下來佈置反擊,減少了不小的壓力。

以上六萬大軍眼下因守城戰有部分折損,但也能立刻招募廂軍或保丁補充,再算上番兵、廂軍和弓箭手,如果把這些也加上兵力已有十餘萬之眾。

徵調城內百姓的牲畜,甚至還能組建數量可觀的騎兵。

而党項人連日苦戰,戰況縱然比不得隴幹縣守城戰慘烈,無論是鎮戎軍、渭州還是涇州範圍內的西夏大軍戰鬥減員也要有三成了。

三十餘萬大軍除掉傷亡能戰者不過二十萬出頭。

安定郡城外起初的六七萬大軍,經過連日輪番進攻至少因傷亡減員一兩萬人就算加上嵬名阿吳部的敗軍,他們也難恢復如初。

城內禁軍相比西夏軍人數當然還是少了很多,只有不到兩萬,連日傷亡之後,可能更是低至一萬四五,但党項人軍需即將耗盡,加久攻不克士氣低迷,未必就不能逐步開始反擊。

當晚,西夏大軍進攻停歇之後,章楶召來折可適,問道:“折將軍,我予你六千精銳人馬,你可敢夜襲梁太后營帳?”

六千人是安定郡城能戰禁軍的近一半了,若是全軍覆沒,只怕明天安定郡城就可能因軍心慌亂而告破,但六千人相比城外大軍幾乎只有對方一成。

奇襲風險是不是太大了?

其他一眾路、州級官員聞言都微微變色,想要規勸一番,但立刻就被章楶揮手製止。

“戰時皆以帥司指令為準,這是官家的令旨,你們文職官員無需多言。”章楶只看向折可適,“折將軍有這份膽量和信心嗎?”

“下官不敢言必勝,但定能攪亂西夏大軍營寨,使梁太后憂心畏懼退到兩裡之外。”

折可適拱手領命。

他的回答正是章楶所需要的,所謂夜襲並非是要殺多少人,實則是擾亂黨項人的軍心。

是夜,三更剛過,西夏大軍駐地瀰漫著悲觀的氛圍,他們奮戰一天收穫並不大,潑喜軍的加入也沒有立刻扭轉戰局,路治這樣的郡城城高池深就是潑喜軍壓制住了宋軍弓箭手和城頭的守軍,他們攀爬城牆也非常困難,每每到了他們覺得宋軍要崩潰守不住的時候,頭頂用之不竭的滾石和擂木就像雪花一般紛紛而下,這讓不少党項人都以為就是再圍個七八天也別想打下來。

戰事不利,加上近日就將斷糧,西夏大軍駐地士氣極其消沉。

後半夜之後,党項人的警戒人員,圍著火堆昏昏欲睡,他們不是不擔心宋軍劫營,是根本不信一直被壓著打的宋軍敢下城。

戰事發生的十分戲劇性,折可適部悄摸出城,騎兵下馬步兵也都小心靠近,途中因為有人踢到了馬腿,馬嘶聲在夜裡很響,他們自己都以為要暴露了,可那些党項人居然沒多想,以為是自己營內的,根本沒當回事。

直到大股宋軍摸到跟前,外圍的党項人才猝然驚醒,但一切都晚了,折可適率騎兵猛衝,步兵則到處點火。

夜襲初步功成!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