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德順軍境內懷遠寨,西夏大軍臨時駐紮的營地內,梁太后愁容滿面,她剛剛安撫住一直哭個不停地小皇帝李乾順,一連串不好的訊息就傳了過來。
這兩天一直追擊襲擾的種建中已經讓他們頭疼不已,要圍殺他徒勞耗費大量軍力時間不說,對方也全是騎兵,還不一定能成功,搞不好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被宋軍包抄。
現在渭州方向章楶大軍先鋒折可適所部三四千騎兵也出現在一百里外,這兵力雖不多,可後續章楶大軍隨後就到,被他們纏住,敵將种師中就可以從容率軍圍殲過來,委實讓人無可奈何。
更糟糕的訊息是前方已經探明种師中捨棄步兵率一萬多騎兵先堵住了葫蘆河谷道,他們的退路已經被切斷了。
眼下宋軍四面合圍,完全把他們給包了餃子。
梁太后立刻六神無主了,急召嵬名阿吳、嵬名順、仁多洗忠和沒勒都逋前來商議。
“太后,眼下是我大夏國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當毫不猶豫緊急突圍。”嵬名阿吳慷慨進言。
只是這番話在旁人看來都是廢話。
“嵬名將軍這建議當真是妙,說了等於沒說。”仁多洗忠立刻就出言嘲諷。
嵬名順惱怒欲要駁斥,被嵬名阿吳攔住了。
“仁多小將軍若有什麼建議,不妨說出來。”嵬名阿吳其實是有意引誘仁多洗忠嘲諷。
仁多洗忠不過才成年不久,面對這種合圍之勢已成,幾乎必敗的局面如何會有好的建議,愣了一下,確實答不出話,只得冷哼一聲不做回應。
嵬名阿吳見狀,不是冷嘲熱諷,反而嘆了口氣,“嵬名小將軍這是沒有你大兄的才幹,卻替你大兄留在太后和陛下身邊,委實是有負國恩,若是仁多將軍在此,他必不會坐視太后和陛下深陷險境。終究年少無才,徒居其位。”
“你……”仁多洗忠惱羞成怒,拔出佩劍要斬了嵬名阿吳這党項老狗。
嵬名順見狀不甘示弱,立刻拔劍相向。
“夠了,還嫌局勢不夠亂嗎?”梁太后頓時大怒,厲聲呵斥雙方,“真有這份勇力出寨去把種建中給陛下宰了,不比在這裡逞兇鬥狠強?”
仁多洗忠和嵬名順趕忙跪下請罪。
“太后,兩位小將都是血氣方剛之輩,剛才一時衝動壞了御前禮儀,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際,不是責罰的時候,老臣願代他們用過。”嵬名阿吳亦跪下求情。
梁太后怒氣難消,但情知眼下形勢不由人,只是將仁多洗忠和嵬名順趕出了大帳,沒多做處罰。
“年輕人沉不住氣,也沒什麼智慧可言,”梁太后手扶額頭對眼前的形勢實在頭疼不已,“兩個老將軍久經戰陣可有什麼救國良策嗎?”
沒勒都逋是戰場猛將,其經驗和作用多在與敵對陣上,眼下他受限於眼界和學識是想不出什麼有效應對之法。
但嵬名阿吳是沙場老將,權利鬥爭的一把好手,這時壓低聲音道:“太后,在這危機關頭唯有用古人良計——金蟬脫殼方能讓太后和陛下脫離險境、讓大夏國江山社稷轉危為安啊!”
梁太后聞言頓時大喜,“嵬名將軍何妨說的仔細些。”
“太后,宋軍此刻雖然四面合圍之勢已成,但是我們有二十萬之眾,所憂慮的無非是种師中所統率的宋軍主力而已,而今他們後續步兵尚未抵達河谷要道。我們何妨兵分兩路全部打著太后和陛下的旗號令宋軍不知真假,打亂他們的部署,如此太后和陛下完全可以走小路繞道,藉機憑藉鐵鷂子,一舉突圍而出。”
嵬名阿吳一邊偷偷觀察梁太后和沒勒都逋,一邊從容獻計。
這個計劃當然可行,先不說宋軍步兵速度遲緩,很難在他們先鋒騎兵突進到懷德軍境內的葫蘆河谷道時及時趕到,就是趕到了,兩路党項大軍都打著太后依仗分兵向南北方突圍,也必然可以吸引宋軍主力,迫使他們分兵。
到時候在小路潛伏下來的梁太后和李乾順憑藉鐵鷂子無堅不摧的衝擊力一舉衝出重圍根本不難。
“此計甚好,”梁太后心情大悅,“嵬名將軍不愧是國之棟樑。”
沒勒都逋這個粗人對這所謂金蟬脫殼之計也是佩服萬分,當下立刻請命,“末將願帶一部兵馬死戰,為太后和陛下分憂。”
他久經戰陣,知道打著旗號的兩部人馬必然會被宋軍迎頭痛擊,此戰九死一生,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站了出來。
“沒勒將軍忠義無雙,老身代陛下先行謝過。”梁太后拱手下揖,向這位党項奴隸出身的猛將行禮。
“末將惶恐,”沒勒都逋何曾受過這種禮遇,登時就跪下表態,“末將從一乞食奴隸受封將軍統領大軍,都是太后和陛下的國恩,但是末將知曉自身沒有優點,不能獻良策定國,也沒有奇謀相助太后和陛下脫險,只有這身血勇還能為大夏國的延續出一份力,自當以死相報。”
梁太后聞言落淚不止,“沒勒將軍且去,他日你若真有不測,妻女我養之,兒郎成年則必讓繼承你的位置。”
“那末將這就去準備。”沒勒都逋不是拖泥帶水之輩,當即起身,去召集部眾。
“太后,老臣也願效仿沒勒將軍為死士,帶另一路兵馬為太后和陛下分憂。”
沒勒都逋既去,嵬名阿吳的計策也就成了一半,他接下來就可以向梁太后提一些條件和策劃更見不得人的勾當了。
“這如何使得?自有其他猛將可去,嵬名將軍日後該盡力輔佐陛下才是。”梁太后先受嵬名阿吳救命之恩,這時又得他獻良策看到了突圍而出,延續大夏國國祚的希望,已經引以為心腹臂膀了,自然不甘心讓他作死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