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和折可適緊急商量之後,決定只追擊他們能夠啃下來的步兵較多的打著梁太后儀仗的党項人。
仁多洗忠本部兩萬精銳,打著天子旗號縱馬賓士,一是他們追不上,二來久戰疲敝,他們也未必打的過,反正後方由种師中大軍,及時通報仁多洗忠逃跑的方位,在這河間穀道,仁多洗忠帶著李乾順也逃不到哪去。
吃飽喝足的党項人沒有那麼好對付,章楶部騎兵少,步兵追不上攔不住西夏騎兵,想憑藉少量騎兵衝擊對方無馬的步兵,然而,自知陷入死地的西夏騎兵反而回頭把數量少的宋軍騎兵給衝散了。
雙方一方跑一方追,彼此間隔一兩裡來回試探摩擦,漸漸的西夏大軍發現了宋軍步兵速度遲緩,明顯已經不堪再戰,然後在党項貴族沒藏睹帶領下勒馬止步,準備嘗試一戰。
沒藏睹年齡不過三十五六歲,正值壯年,雖然憑藉出身能統領部族萬餘戰士,但因為不是正軍,平時參與的多是劫掠而不是正經戰陣,經驗欠缺了一些,不過前方就是种師中主力大軍,後方宋軍明顯疲勞不堪,該如何選擇這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西夏大軍突然回師讓一些宋軍將領很慌,畢竟他們眼下只是想拖住他們,等待种師中大軍到來,對方騎兵萬餘步兵四五千,已方連日作戰,以步兵追趕騎兵,早是疲憊之師,在這片寬闊谷地決戰風險很大。
章楶臨危不亂,立刻下令全軍原地改變陣營變進攻為防禦,令折可適率部護住大軍左翼,另一部騎兵護住大軍右翼。
在月光的照耀下,西夏大軍黑壓壓一片,衝鋒起來猶如一道奔騰的黑色洪流,勢頭極其兇猛。
章楶和折可適看到這情景均是心頭一凜,党項人極擅野戰絕不是浪得虛名,這是他們之前就領教過的,因此都立刻下令嚴陣以待。
交戰之初,雙方均是先一通箭雨開路,這已經是慣常套路,宋軍人數更多,但西夏大軍更加靈活,儘管雙方步兵都有神臂弓加持,但宋軍有一層一層的厚盾,党項人騎馬賓士不易射中,雙方傷亡都不是很大。
一里左右的距離,騎兵的衝鋒轉瞬即至,也就夠射兩三波箭雨,然後就是殘酷的肉搏戰。
沒藏睹的判斷並沒有錯,种師中的大軍離他們不過三十多里了,若是他沒有回師進攻章楶部,最多一個時辰,他就將陷入兩部宋軍的夾擊之中,到那時他就陷入了絕對的死地。
如今確實有了掙扎的餘地。
這場戰鬥是章楶率軍出安定郡城以來,面臨的最大規模也是最艱難的戰鬥。
他們拖了這麼多天,一直到西夏大軍軍需將要耗盡時才開始實施包圍就是為了把党項人拖到人疲馬乏不堪再戰的地步。
但西夏大軍在困境之下捨棄他們視為命脈的馬匹飽餐之後,成疲敝之師的反而成了他們。
至少在種師中趕來之前,多日來的攻守之勢調換了,若不奮力死戰,他們甚至有被衝破陣營的危險。
這時另一個方向的種建中也遇到了極有棘手的事。
嵬名阿吳居然回師突襲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