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51章 燕人並不思漢

种師中在當晚就帶著五百精銳部眾出發,向西北方尋找契丹隊將蕭騰所在的部落。

為了確保突襲的成功性,每人均是一人雙馬,攜帶七日之乾糧,並配備了制式鎧甲,也就是說他們能在任何情況下把自己武裝成重騎兵。

當然,隨行的還有在本地徵集的嚮導,之前前往偵探的斥候也一併跟了去。

趙煦在他們出發之後的翌日就派出斥候混在去往遼國的商隊,四處散佈獨羊崗駐紮的是精銳禁軍,統帥是大宋貴種,當今太皇太后極寵愛的親王雍王趙顥這等訊息。

遼國一時間大受震動,邊境的駐軍開始向獨羊崗的對面靠攏,不過一兩日時間兵鋒之盛已達萬餘。

契丹人的斥候和探子也開始深入腹地,探聽所謂雍王身份的真假,以及大宋臨朝聽政的太皇太后此舉背後的意圖。

獨羊崗都保劉保此刻依然重傷未愈,在臥床休養,都保一職暫由張詢代領,武侯令他帶著心腹在獨羊崗和行唐縣城周邊警惕遼國的斥候和探子。

种師中出發後的第二日下午,張詢就在一夥商隊中揪出了一個遼國的探子。

這探子亦是漢人,還是真正的往來於燕京和真定府的商人。可以說如果他不露出馬腳你很難判定他是來刺探情報的。

而這個探子只所以露出破綻,也正因為他的漢人身份,以及自個確實是奔走於兩地的商人,他自以為天衣無縫,不會有人注意到他,行事略有些不顧忌。

居然私底下用錢收買酒肆的夥計,讓從南來北往的客人那裡收集訊息,這就被張詢給盯上了。

張詢一直以來就是將重心放在從遼國燕京來的漢人身上的,他久在邊地十分清楚,所謂契丹斥候,遼國探子那些異族人是很難做好的。情報工作的鬥爭往往都是漢人之間的內鬥。

經過初步審訊,這個燕京漢人沒做什麼抵抗,承認了自己姓崔,名為崔九郎,是來刺探雍王身份的事實。

張詢將他帶到了獨羊崗。

崔九郎一路強裝鎮定,到了中軍大帳仍舊面不改色。

趙煦見到是位漢人探子,不由眉頭緊皺,“你們北地漢人居然要侍奉披髮左衽的異族為君主嗎?”

“官人此言差矣,契丹人推崇漢制,無論是官制還是習俗,我燕京百姓認為與前朝無異,我等漢家兒郎也不是披髮左衽。”崔九郎拱手對答。

所謂前朝就不知是唐還是石敬瑭的後晉了。

“你這張嘴倒是伶俐,”趙煦不置可否,目光炯炯逼視過去,“你如此說的話,北地漢人是忘卻了祖宗,反要助紂為虐,幫契丹人荼毒華夏,侵襲中國嗎?”

崔九郎不敢直視武侯目光,低下頭緩緩道:“我燕京漢人和南朝漢人各為其主,談何助紂為虐?至於……”

哪怕是他崔九郎伶牙俐齒,後面也辯駁不下去了。任他說破天去,所謂華夏、中國之正統那也是南朝大宋無疑,漢人再怎麼被契丹教化引導,也無法抹除身上的血脈印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