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銀鄉,那邊工廠和飯館多,土雞賣的上價,一斤比熾溪高三毛一分錢哩!”
銀鄉啊,前世一家子搬出大山的第一站就是銀鄉,後來元章工作了還在那邊買了一套房子,給他和雲霞養老。
又是個先苦後甜、倍感親切的地方。
謝安海面露微笑,繼續問道:
“那扣掉路費,能多賣不少錢哦?”
“對頭,一隻雞3斤多點,能多賣1塊呢,就是那邊人喜歡嫩一點的,太大太老的不樂意要!”
“阿伯,你是賣給飯館嗎?”
“對,賣給標牌廠外面的飯館,做炒雞塊炒雞雜,那老受歡迎了!”
“那你在那些飯館吃過嗎?”
老伯擺擺手:
“我哪捨得吃,都是那些標牌廠裡做工的後生仔胭脂仔,花錢利索得很!”
謝安海努力保持身體平衡,藉著天邊霞光在筆記本上寫下一些記錄,又問:
“阿伯,那些飯館裡有哪些菜品,你曉得不?”
老伯掰掰指頭道:
“啥都有,雞鴨豬肉、當季海鮮、當季菜蔬、魚餅肉丸、豆乾菜乾——後生,你記這個做甚,也想開飯館嗎?”
謝安海搖頭:
“不是,我也想賣東西給飯館。”
“哦,不是賣雞吧?”老伯頓時有些警惕。
“不是不是。”謝安海擺手笑道,“阿伯,我是賣山貨的,野菜春筍之類,不賣雞!”
老伯聞言鬆了口氣,熱情道:
“後生,我跟兄弟一起在果林下放養了好多雞,你賣山貨時如果有適合的好銷路,大家可以一起賣,我也可以帶你去銀鄉、金庫一帶的飯館!”
“好呀!”謝安海點頭,“阿伯,那可不可以留個聯絡地址?”
於是下車的時候,謝安海手裡就多了一隻大公雞。
花了15塊錢,老伯給抹了零。
在落日最後一點餘暉中,他認了認方向,加快腳步走進一個漁村,敲開一扇木門。
今日湊巧沒停電,在40瓦白熾燈的昏黃燈光中,他見到了自家舅父、舅公和舅婆。
舅公是他外婆的親弟弟,前世在2010前與舅婆相繼病逝,而今算是真正隔世重逢。
他把謝安海拉進屋裡,熱情招呼:
“阿海,等你好久——你帶一隻雞來做甚?”
“路上碰巧遇見賣雞的老伯,隨手買的,往常安湖安池來熾溪,沒少麻煩你們!”
不僅往常沒少麻煩你們,前世我家剛搬出大山、最困難那兩年也多承二老援手照顧。
謝安海笑著把公雞遞到舅公手裡,問道:
“舅公舅婆,表叔呢?”
“他們都嫌老屋溼氣重,一年到頭都住街道那邊。”
舅婆回了一句,把他拉到桌邊:
“阿海,餓壞了吧?今天舅婆親手做了魚面、魚餅,還有蝦皮炒盤菜,趕緊嚐嚐。”
“好久沒吃過舅婆做的魚面魚餅了,我先洗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