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臉色驟變,猛地站起身來,眼中寒光閃爍,心中的怒火如火山般爆發:“什麼?竟有此事!快,傳朕旨意,讓黃忠速去剿滅賊寇。”
劉宏心中略顯焦急,這城外賊寇橫行,若不盡快剿滅,百姓必將遭殃,朝廷的威嚴也將受損。
劉宏轉過身,看向張讓和何皇后,怒道:“這朝堂之上,竟有如此多亂臣賊子!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誰在背後搗鬼!”
說罷,劉宏甩袖便要離開,剛走出幾步,突然停住,回頭看向張讓,眼神凌厲如刀,喝道:“莊園之事,速速給朕辦妥,若有差池,朕定不輕饒!”
張讓聞言,心裡叫苦不迭,只覺自己倒黴透頂,這陛下的態度說變就變。
張讓只能跪在地上,連聲稱是,額頭上滿是冷汗。
長安街市上人頭攢動,本應熱鬧非凡的集市,此刻卻瀰漫著令人窒息的惶恐。
行人腳步匆匆,神色慌張,彷彿身後有可怕的東西在追趕。
路人臉上都寫滿了焦慮與不安,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交頭接耳,聲音壓得極低,即便如此,那些斷斷續續的話語還是隨風鑽進了旁人的耳朵裡。
“聽說陛下在洛陽殞命了,十常侍為了掩人耳目,這才遷都長安。”
一個滿臉愁容的商販搓著雙手,對著身旁同樣憂心忡忡的同伴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恐懼。
人群中,一位老婦人緊緊攥著身旁孩童的手,孩童眼中滿是驚恐,小手冰涼,那觸感順著老婦人的掌心傳遍全身。
老婦人微微顫抖著嘴唇,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擔憂,低聲說道:“這可如何是好,這天下怕是要亂了。”
旁邊一個書生模樣的人,眉頭緊鎖,手中的摺扇不停地在掌心敲打,嘴裡喃喃自語道:“這天下怕是要大亂了,這世道,何時才能太平啊。”
入夜,宣德殿內氣氛凝重,彷彿空氣都凝固了。
漢靈帝劉宏端坐於龍椅,面色憂慮,眉頭緊鎖,彷彿有千斤重擔壓在心頭臺下盧植、皇甫嵩、蔡邕、王允肅立,神情十分嚴肅,心中都清楚,這朝堂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相較之下,這四位是劉宏目前最為認可的忠臣。
所以,劉宏將他們全部安排到尚書檯共事,希望能借助他們的智慧和力量,穩住這搖搖欲墜的朝堂。
劉宏眉頭緊鎖,聲音帶著幾分焦慮,說道:“諸位愛卿,坊間傳聞想必你們都已經聽說了,董卓那逆賊竟假傳朕死於洛陽宦官之亂的訊息,他想幹什麼?此乃謀逆大罪!爾等可有應對之策?”
目光在四位大臣身上掃過,眼中滿是期待。
盧植神色剛毅,邁步出列,拱手道:“陛下,董卓野心勃勃,早有不臣之心。如今他膽敢如此行事,實乃欺君罔上。臣以為,當速派大軍前往攔截,萬不可讓其兵臨城下。此賊若不早日剷除,必成大患。”
皇甫嵩心中權衡著利弊,不敢貿然行事,眉頭微皺,也出列奏道:“陛下,盧尚書所言極是。只是董卓手握重兵,且久居河東,其部下驍勇善戰。若貿然出兵,恐難速勝,反會打草驚蛇,讓其有備無患。還需從長計議,尋個萬全之策。”
蔡邕略一思索,緩聲道:“陛下,臣以為,可先派人前往河東周邊,散佈訊息,言董卓興兵實乃大逆不道,激起當地豪強對其不滿,使其後方不穩。同時,可調派一部分兵力,加強洛陽城防,以防萬一。如此,進可攻,退可守。”
目光中透露出一絲睿智,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王允上前一步,神情嚴肅道:“陛下,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找一個能與董卓相抗衡之人。董卓勢力龐大,若要制衡他,必須有一方強有力的勢力介入。否則,以我們目前的力量,難以與之抗衡。”
劉宏眼睛一亮,坐直了身子,詢問道:“王卿此言有理,可這天下之大,誰又能與董卓抗衡呢?”
劉宏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
王允微微頷首,鄭重其事道:“陛下,太原郡守丁原,麾下將士精銳,更有呂布那等猛將,傳言有萬夫不當之勇。若能招丁原為陛下所用,讓其與董卓互相牽制、對抗,或可解我洛陽之危。”
好一個驅虎吞狼之計,劉宏不由對王允暗暗稱讚。
這老傢伙,看來使用計謀真有獨到見解。
盧植眼中閃過思索之色,撫須道:“王大人此計雖妙,但丁原遠在太原,而且丁原與董卓素無仇怨,他又怎會輕易與董卓為敵?此計風險太大,若丁原不從,恐生變故。”
皇甫嵩點頭道:“盧尚書所言不無道理,丁原若知是陛下用計驅使他與董卓相鬥,恐生異心。還需小心行事,不可大意。”
王允微微一笑,說道:“諸位不必擔憂,我有一策。可先以陛下的名義下旨犒賞丁原,許以幷州刺史,讓其勤王護駕。再以密信告知他董卓的野心,言明若任其發展,幷州亦將不保。”
“同時,可俱言呂布雖勇猛,但董卓卻早有招攬呂布之心,恐對其不利。如此一來,丁原為保自身地盤與帳下呂布,必會與董卓為敵。”
劉宏聽後,甚是滿意地點點頭,讚許道:“王卿此計甚妙!就依卿所言。立即擬旨,加封丁原為奮武將軍、幷州刺史,令其速速率軍攻打董卓。”
盧植、皇甫嵩、蔡邕三人見陛下已經下定決心,齊聲應道:“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