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無雙呂布,我代董卓做權臣

第54章 萬年長公主

他們的地位看起來高,但很多時候並不處理實際政務,因為具體的政務處理早已被劃歸尚書檯。

三公許多時候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背鍋。

在有天災人禍出現時,皇帝就會罷免三公,以應對“天人合一”學說為皇帝本身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那是對於強勢的皇帝而言。

如今的皇帝是年幼懦弱的劉辯,太后何蕊也並非成熟的政治家,以他們的威信,想要隨意罷免三公,已經不太可能了。

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如今朝堂上的三公才逐漸恢復了實權。

但他們的行動相比於太傅袁隗,卻又是小巫見大巫。

袁隗身為地位還在三公之上的上公太傅,更是朝堂上唯一的錄尚書事,他的存在幾乎相當於西漢初年的相國(丞相)。

甚至由於劉辯、何蕊的闇弱,袁隗的權勢還要更加巨大。

也就是還有三公以及呂布的牽制,他才不至於太過專斷。

否則,他說不準又將會是一位王莽。

但即便有牽制,他還是在快速擴張著袁氏的勢力。

從朝堂到地方,乃至軍隊,都有著袁氏的佈局。

官場上的佈局,呂布只能看個大概,具體的他不是特別清楚。

軍隊方面,袁家對呂布麾下將士的滲透,他卻是一清二楚。

張遼、張楊那邊不出呂布意料,袁紹在舉薦他們之後,就以此為藉口拉攏二人。

不過,有著呂布的提醒,二人對此不為所動,並將此事彙報給呂布。

呂布再見到袁紹時,用言語點了他一句,他也就在明面上停止了行動,但呂布猜測,他應該並不會善罷甘休。

呂布麾下其他將校,尤其是飛熊軍的徐榮三人,也受到了陳琳等人的拉攏收買。

不過,在呂布勢力蒸蒸日上的情況下,這些拉攏自然只是無用功。

只是呂布麾下心腹將士們的立場穩固,北軍、西園軍中那些出身士族的軍官,卻有許多都有了別樣的想法。

連帶著與他們有關聯計程車卒,也出現了些許不安,讓張遼、張楊都有些頭疼。

他們只能盡力安撫那些普通士卒,至於那些士族軍官,只能將其交給呂布處理。

這些人立場本就偏向士族,呂布與袁氏同時拋來橄欖枝,他們自然首選袁氏。

呂布知道,自己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兩軍也推行新軍制,給兩軍之中的普通士兵以上升通道。

這樣肯定可以讓他們脫離士族軍官的控制,徹底投向自己。

只不過,呂布一旦這麼做,他改動軍制的訊息也肯定會傳遍朝野。

此事他已經與何蕊、劉虞進行過溝通,為了徹底掌控禁軍,二人也都同意呂布的做法。

但一旦將此事捅到朝堂上,呂布必將受到百官新一輪的攻訐,而且恐怕比之前那些還要激烈許多。

呂布倒不是怕朝堂上這些不疼不癢的言語攻擊,而是怕自己暴露得太快,引起袁隗的警覺,從而不擇手段的與呂布開戰。

經過李儒的提醒,他意識到了自己勢力還有很大的短板,自然要先苟著發育。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這天,李儒帶著兩位將軍再次拜見了呂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