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對王越的印象主要來自於後世。
在歷史記載中,魏文帝曹丕有一名劍術老師叫做史阿,史阿的老師就是王越。
王越是一名遊俠,但並非大漢傳統意義上,那種遊走於灰色地帶邊緣的遊俠群體。
反而更類似於後世武俠小說中的那種俠客,更準確地來說是劍客。
據說當年他為了磨練劍術,曾經單人衝入過異族軍陣,斬殺其首領並全身而退。
後來也曾遊歷天下,挑戰各路高手,結果無人是其對手。
於是他名聲大震,在洛陽附近教授劍術,慕名而來者為數眾多,其中不乏達官顯貴的子弟。
但據說他最顯赫的身份,是曾經做過一段時間漢靈帝的劍術老師,然後被封為虎賁將軍。
呂布現在回憶起這些資訊,很是有些懷疑。
如今的他對戰鬥的理解遠非前世可比,前世他了解這些資訊後,雖然也有些將信將疑,但其實還是相信的成分居多。
而現在,他是真的有在邊關與異族打交道的經歷。
他也真的完成過單人衝陣扭轉局勢的壯舉。
正是因為有真正的經歷,他才能明白其中的難度,以及真正完成後的含金量。
呂布並不懷疑王越的劍術水平,以及他的授課水平,但對於他那些所謂的傳奇戰績,卻不怎麼感冒。
大漢這幾十年來,由士族養望而發展來的吹噓誇大的風氣逐漸蔓延開來,王越或許也是這種風氣“塑造”的產物。
如果他當真有傳說中的那般勇武,為何不到軍中建功立業,而只在洛陽授課收徒。
那所謂的虎賁將軍,也只是因為他教授過皇帝,而被賜予的榮譽性稱號罷了,並無實權,與真正手握重兵的將軍天差地別。
至於他所謂的“天下無敵”,所謂的“劍神”稱謂,其中內情如何,怕是隻有他自己知道。
反正呂布印象中,幷州邊關這些年,就屬他呂布風頭最盛,卻根本無人對名為王越的劍客有什麼印象。
這樣一個人,如果不是他主動出現在呂布面前,呂布幾乎想不起他的存在。
他的忽然來訪,讓呂布感到疑惑與警惕。
傳說中,他似乎對仕途非常痴迷,只是一直不得其法,難道他是到自己這裡求官來了?
但他年齡應該已經不小了吧,還那麼官迷嗎?
又或者,他只是想見一見新一代武者的風采?
還是說……
呂布也懶得多猜,讓曹性將他帶進來。
王越畢竟是名滿天下的劍術大師,如果他願意教授士卒們不同流派的技擊之法,呂布也不是不能給他些好處。
如果他要圖謀不軌,那呂布就讓他見識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天下無敵。
很快,曹性就帶著一名老者來到了軍營,呂布也到大帳之外迎接。
老者五六十歲,頭髮斑白,但他面色紅潤,精神矍鑠,搭配他高大的身形,龍行虎步的氣場,倒確實是宗師風範。
離得近了,呂布瞳孔微微一縮。
他感應到了對方身上【技能】的資訊。
技能:【馭龍】【劍鳴】。
王越竟然也是英傑,而且他這兩個技能,效果也比較特別。
它們除了能夠提升王越的基礎戰鬥力,更能提升王越戰鬥時的威懾力。
他的對手一旦被威懾,就會陷入短暫的失神狀態,這在戰鬥中是致命的。
尤其是在單挑的情況下。
搭配上他嫻熟的劍術技巧,以及他還算不俗的基礎實力,倒也怪不得他能闖出偌大的名頭。
呂布心中暗自警覺。
王越這技能組合,對於沒見過的人來說,明顯有很強的初見殺效果。
如果王越用它們來進行刺殺,成功率肯定極高。
雖然以王越的名聲與身份,能請動他進行刺殺的人應該沒幾個,但少並不代表沒有。
另一邊,王越也看到了中軍大帳外氣宇軒昂的青年武者。
眼見呂布沒有披甲,他心中稍稍放鬆。
那層鐵殼子固然影響戰鬥時的靈活性,但防禦效果確實沒得說。
不過他也知道,呂布也是英傑身份,擁有的應該是非常標準的武將【靈裝】,有甲冑,有兵刃,戰鬥起來還是相當麻煩。
隨後他心中陡然一跳,他敏銳的感知到了呂布眼神細微的變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